星期日, 12月 04, 2011

Systema練習雜談:本事長在身上而不在知識上

Systema Taipei 提供指導課程以來,一下子接觸了不少同好初學者,教學相長小弟受益頗多。練習的同好中有位美國人,論資歷和之前文章中屢次提及的 Martin Wheeler是同時在紐約遇上Vladimir 而認識了 Systema(他和 Martin同一個 kempo道場),Martin當時就擱下Kempo全心投入Systema,而這位老兄則繼續自己的武道追尋之旅,十年後才來加入Systema的日常訓練。按他自己所說,除了多次參加 Vladimir的講習外,還大量觀看Systema的影片甚至還拿出當年第一本介紹Systema 的英文書... 但他卻是練習同好中最強烈表達"挫折感"的一位,我們還得特別寬慰他: 人各有長短,不要責難身體的自然表現,順其自然就好。

從言談中感到他對 Systema 原則和基礎的理解幾乎無懈可擊,一些關鍵處更是少見的明白人,練了幾年的人也未必如此正知正見,但作出來完全是另一回事,他自己則因"心有餘力不足"而更加懊惱。在此特別提醒同好,Systema並不是知識,用理性去認知了解絕對不夠,反不如腦中一片空白卻能倚靠直覺作出合適的反應。Konstantin 曾講過 "思維是在腦中,動作來自於身體"來強調"行"比"知"更重要。

小弟練習Systema的歷程,相對其他國家有合格指導員帶領的人難免多繞了些路,幸運地是有一票良師益友如`"中年男人"等,透過共同練習教學相長,效果助益遠遠超越瀏覽Youtube上的影片,即使觀看完整的DVD用心研究,其中的示範講解都未必切合當下練習需要,更不要說能在練習中直接點出問題所在,好立即體驗調整前後的分別。"親身體驗"是無可取代的方式,旁人點出問題不能在自己身上驗證解答,等於錯過一個機會,若當下莫可奈何,一陣子後別忘了回頭檢討。

最後要說明,很多時候學習到的 "知識" 似乎和實際體會相互矛盾,應該以自己的感受為準,因為這是自己真實的程度,而不是急著把"正確的知識"掛在嘴上變成表面功夫,因為表面功夫作久了,最後會搞不清那個才是自己真正的境界。若親身體會和"知識"有落差時,不該說服自己接受"知識"的正確性,而是更專注感受的細節,直到找出真正的差異。誠實面對自己是進步的基礎,別當作唱高調的道德教條。

星期五, 10月 28, 2011

Systema的試煉:莫斯科的人與事



逛Youtube時看到這位來自西班牙同好拍攝剪輯的影片,勾起了之前去俄羅斯參加講習的回憶,一趟莫斯科之行對Systema了解更深刻,除Mikhail的教導外,上面這段影片中出現的指導員們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有的叫得出名字有的讓人印象深刻,但與他們相遇的當下,他們並非光彩奪目的主角甚至沒把他們當回事,道別時則滿懷感激的心情... 期待下次再見。影片中只出現了部份指導員,以下是與他們互動的故事...

26秒開始出現指導 Push up 的 Viktor:
進行Strike練習的時候,這位陌生的男人來到江和我的身邊,在那之前我們沒注意到有指導員介入小組練習,以為只是看熱鬧或想參一腳的人; Strike 練習既要打人也要挨打,講習時一般我們會分頭找其他的人練習,但這種需要大量溝通針對回饋調整的科目,當然找自己人免得白挨了一頓揍又沒啥收穫。也因為Strike是相當熟悉的科目,我們自信能達到Systema一般的要求,所以Viktor一旁盯著也不在意,只照各自的方式出手...Viktor看我們練了幾下,表示我們運行軌跡太長隨手在江的肚子來上一下,他大受震驚彷彿瞬間發現新大陸,興奮地回應了幾句...不確定Viktor是否誤會意思,馬上單腳獨立並進入一個失衡狀態,以為他將跌倒之際突然掄出一拳,江再次中拳,我們見識到學習Systema以來最”奔放“的一擊,後來搞清楚他說明這個打擊並非接地發力,不穩定的情況下照打不誤。隔天體驗抗打科目時,他又過來了,小弟自認對Systema抗擊之道頗有領會,不意他毫無徵兆地出拳在我胸腹間"按“了一把...整個人瞬間失重下墜,力量穿體而過似在身上開了個洞。有人或許認為"暗算“得手有啥希奇,然而Systema抗擊方式沒"預備“這回事,防護能力自動對應衝擊而生,Viktor竟輕描淡寫就穿透防線,功力著實驚人。因為他的啟發,我們對Strike的體會又進了一步。

2:45出現的金髮大塊頭指導員:
Mikhail進行某類教學常挑選特定示範對象,取他們的“明顯”反應讓其他人容易看清楚。這位大塊頭被抓去當靶時,連滾帶爬的範圍十分驚人,有經驗的見他上場就自動擴大中央空間範圍,這回有位西方來的小姐不知厲害竟只略後退了些,三番兩次要被大塊頭壓到,被大塊頭
喝叱嚇得躲“上”了牆... 看大塊頭誇張的表現,心中不禁冒出“小丑”二字,後來由他主講的時段時才明白他深得Systema挪移之道,個頭雖大出手卻極輕,分組練習時他過來指導,手臂在支撐負荷下仍放鬆保持靈活,紮實本事毫無取巧,上面的影片也可以見識到他所掌握Systema細緻精微的程度。

3:40開始一連串示範的是Sasha:
他堪稱此行中的奇遇;我們之前聽了日本指導員Andy和大西的建議要去體驗俄式蒸氣浴Banya,並被告知Systema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呼吸訓練,我們的帶路人就是 Sasha。當天練習結束後晚餐,本以為晚上就可以爽爽地享受俄式桑拿,就高高興興撐飽了肚子,呼吸訓練能操到那兒? 結果完全失算,我們去了練習場集合從七點半操到了十點,又滾又爮又跑... 因為
Sasha不諳英語所以由負責攝錄DVD的大哥居中翻譯指導口令。當時被攪到晚餐在肚子裏一起作運動,心中暗罵這位看來像 “Banya 老板” 的傢伙要整我們到什麼程度,為什麼要去個桑拿
得先這樣,身上穿個 Systema France T-shirt了不起喔?  Sasha當然也示範了些練習讓我們跟著練,這些練習法雖然很好,但江和我已累得沒心情只想躺在地上,Sasha走過來我們裝得很認真,一走遠就趁被放倒的機會賴在地上裝死。十點鐘終於收攤了,Sasha問在場的那些人要去Banya的? 什麼!? 操二個多小時和Banya是無關的!? 在場的俄國人都是要去的,日本人大半不去只有二位要跟,後來才知那些日本人有經驗料定咱們在清晨四點才回得來,而明天還得操一整天。然後我們經歷一場Banya驚異之旅,連那些自小常去這種國民休閑的俄國人也初次見識“真正的”傳統。我們只能算Banya的幼幼班,當場 Sasha示範許多驚人之舉,之所以將近午夜才去到Banya澡堂,就是要避開一般客人大顯身手,細節賣關子有機會各位自個兒體驗,當時仍在場的客人,先離開時都趨前致意。各位從上面影片中不難看出 Sasha的境界,其實看到這段影片時更加體會 Sasha 的修為深藏不露,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來。

4:26這位在Mikhail講解馬鞭時當翻譯:
Mikhail 一面解說一面 “鞭打” 這位大哥,他吃了鞭子活蹦亂跳之餘還要進行口譯。本以為是個"活寶級“人物,但之後練習時,我們完全抓不到重點對馬鞭莫可奈何,見他正好在邊上和人練習,就順口請教了一下,原本是想多探探剛才Mikhail所講的是否有什麼重點沒譯到,但
他抓起鞭子隨意就精準點出刷中身上 tension聚集之處,江和我練了這些年認 tension都有一定的眼力,我們看不出所以然的,他掃一眼就知... 不過當晚我們經過 Andrei 的“酷刑“加持(Stick massage),緊接著加入 Zaikovski 的夜間練習,對馬鞭的感覺突然清晰了起來,這是我們不約而同的感受,卻不理解中間發生了什麼事,難道這就是許多指導員一再接受Stick massage的秘密?

4:35 這位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
他正是Mikhail的御用“拳靶“,他挨拳後的反應十分明顯,很多人認為已經到“誇張“的地步,早幾年他是個胖子 (當年肉靶影片仍在Youtube上流傳),現在身材健康多了。引人注意的是他挨打的本事,其實他真正強的是受創後的”復原“能力;一般人受擊後要不能量由肉體吸收傷害留在身上,要不然就肉體形成抗力抵消殺傷的能量,他老兄特殊的本事居然在這二者之間,抵消殺傷能量卻用身上tension抓住“效果”,當他將tension轉移時,受到的傷害彷彿像毛巾擰水般擠出身外,他把抽象過程用具體外觀表現出來,所以Mikhail常用他表現strike進入身體後的走向,教學中他幾乎挨過在場九成學員的拳頭,分組練習時他也過來將個人特化的抗擊方式傳授給我們。專業挨揍還能保持正常,復原能力確有一套。

這些莫斯科的指導員少了西方指導員那種武術家的氣質,身手卻絲毫不遜,對他們而言就如歌曲中唱得一樣,這就是生活。




星期二, 10月 25, 2011

Systema練習雜談:忘記神話務實練習


這篇談談練習之外的想法,也是個人對學習Systema態度的一點淺見。

接觸過武術訓練的朋友,特別是一些歷史悠久赫赫有名的流派,對本門前輩大師們傳說必十分熟悉,不可否認那些故事確實能激勵後進持續向前,但不免也帶來負面作用:若根本沒習得真傳(正確的訓練方法)卻又"自許"為傳人的情況下,傳奇成了麻痺“自省能力”的毒藥,加料過的傳奇殺傷力更是倍增,文明社會遇上生死考驗證明所學對錯的機會相對稀少,所謂樹大有枯枝,招牌愈大底下莫名其妙的徒子徒孫愈多,這種情況在Systema練習團體中也不會例外。

Systema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俄羅斯特種部隊"的軍隊格鬥技這一賣點,配上舊蘇聯時代凡事否認隱瞞的神秘風情,來自酷寒北國的特異訓練風格,能學習"俄羅斯武術"簡直帥到極點...
但冷靜想想,我們不是俄國人,不是被撿選的資優人材,沒經過嚴苛的軍事訓練...“特種部隊”的光環再了不起與我們何干? 且坊間流傳Systema與 Spetsnaz關聯的說法透過網路傳播一手轉一手變形得都快成網路謠言了,即使偏離事實張冠李戴大家還是傳得很高興,國外曾有人試圖澄清,不過人們對神話有需求,所以故事就這樣一直講下去了... 傳說即使正確寫實,誰又能保證同樣的"訓練方式"必然導出相同結果?  別忘了人種體格不同,生活習慣環境有別乃至文化背景與精神信仰都有巨大差異,軍隊與平民的訓練需求更無法相提並論。 大師們的事跡不論是敵後作業,解救人質等等故事,心領神會得到啟發的恐怕不多,大多僅供嘴砲之用。為神話而接觸Systema是最嚴重的謬誤,就算Systema有不少傳說,但最重要的仍是"Know youself",這甚至是Systema訓練法原始的名稱,重要性無庸置疑。

週末有機會與幾位對Systema感興趣的朋友交流,有完全沒學過武術的,有練過其他武術的也有自行摸索練習Systema半年乃至更久的朋友。不過這沒差別:有沒有接觸過Systema並非重點,基礎是否實在才是問題。其中有些人雖初次接觸Systema練習,但原本所學根底不錯,也能作為一個起步的基礎,未來大有可為;也有些朋友急切地想掌握Systema,甚至有點卡位搶先機先練先贏的想法...這樣的心思多少有些問題;自行摸索的練習者要把握練習方向,原有的武術修為就顯得更重要,因那是唯一可倚靠的指引,若原有本事程度尚淺卻自修Systema往往更加困難,要突破這種困局日進有功只能加入課程讓指導員帶著操練,或專門請指導員在身旁盯著隨時糾正。原有基礎不穩固,欠缺指導又急於接觸Systema未必帶來正面啟發,弄巧成拙反成了邯鄲學步。

"守時待勢"是Systema強調的精神之一,作好該作的剩下的事條件滿足了自會發生,
Systema Taipei官網有一篇以“合”為題的貼文恰是這種原則的練習舉例,營造自己學習條件的道理也一樣,除了把準備作足,還得有等候瓜熟蒂落的耐心,急著想摘果子只能得到生硬的果實。 時機未成熟輕率出手,除了更吃力還會失去原有依靠落入不上不下的窘境。聽說有同好熱心替Systema廣告,但最好的宣傳是把自己顧好務實地練習,感興趣的人登門求教見身手符合期待才有興趣深入,若自家門道尚未摸清卻忙於替人指路只是誤導他人,還不如低調地自個兒用功,這點分寸請熱心的同好諒察。

星期三, 9月 28, 2011

Systema的試煉:俄羅斯之行有感


簡單向大家報告,過去一週"中年男人"和小弟去莫斯科參與 Mikhail門下年度集訓,歷經身心鉅大衝擊後獲認可取得指導員資格,能夠名正言順地與大家分享Systema的訓練細節,雖每個指導員必須為自己的教授內容負責,但有總部正式授權與強大資源作為後盾,至少安排進階訓練或邀請資深指導員來台講習都不再是不著邊際的空談妄想。

指導員資格對我們意義重大,但絕不意味中年男人和小弟神功大成,即使這次講習滿載心得而歸,然而見識過俄國本土練習者水準後,就算排除語言隔閡的障礙,我們前方的道路還非常非常遙遠;大家在 Youtube 上可以很容易見識到西方世界最出色練習者的身手,但容小弟保守不誇大地說俄羅斯在地水準更加深不可測。或許源於俄羅斯這塊土地的嚴酷生存環境,使人民強悍到幾乎可用"殘暴"形容,但 Systema 同時又最強調細微精緻無破壞,二者竟奇特地融為一體不能不說是個異數。

一些相識的朋友一週來或許透過網路見到我們部份的情況,請不要被表面迷惑或驚嚇...真心建議若想進一步明白何謂Systema,俄羅斯必定要去的。順帶一提我們這次講習現場不僅有老先生,老太太,小姐還有小孩,因為教學一直是活殺二法齊頭並進,一些不露相的高手直到出手才知是個狠角色,萬萬不可小看。

我們的練習團體運作多年都以朋友形式進行,由於對 Mikhail, Vladimir與其他大師的尊重,即使練習內容是他們手把手教導的,因未獲授權故團體從未公開,但一直期待與大家分享,希望每位於武道或自我追求的人都能知曉並進一歩掌握這條道路;而今因緣即將成熟,我們正構思如何進行下一步,但請原諒我們各有忙碌的本職工作也非以此營利維生,關心的只是自我能不停地,r精進提昇,若可同時兼顧幫助同好一起前進則最好不過。總部規範指導員開設訓練課程必須有償,後續諸事如場地,時間眼下皆尚未定案,請容許我們確定之後再向大家報告。

星期三, 9月 14, 2011

Systema練習雜談: 蘇沃洛夫與Systema

在台灣除 "戰史宅" 外應該沒啥人知道蘇沃洛夫是誰,這個人物是相當於拿破崙時代的俄國"常勝將軍",帝俄時代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擁有"元帥"稱號的軍人, 他是現代俄羅斯軍事訓練的奠基者,其著作"致勝的科學"和格言影響力直到現在,出身俄羅斯軍隊的Systema大師們教學時常引用他的話,類似格言傳講過程中或有些許出入,實際上都源自蘇沃洛夫的名言。小弟好奇之餘開始留心有關 蘇沃洛夫的故事,並嚐試與練習Systema的心得體驗對照,有些好玩的發現,今日Systema中的一些想法往前追溯或許是基於他的思維而一路發展下來的。這只是個課餘趣味,別認真得啃他的傳記拿來當拳譜秘訣。

 回到十八世紀,當時戰術觀念因火槍可靠性提高而快速改變,主流的"橫向線式"戰術被機動力較高的"縱隊戰術"修理,之後拿破崙更將"縱隊戰術"精化成為 個人招牌戰術,利用快速推進接近敵陣,進入射程後才快速展開戰鬥隊形,對手直到最後一刻才會知道進攻目標,難以提前防範預作調度。 另一方若採用線式戰術很容易因應變不及被攔腰截斷, 縱隊戰術中心思想就是 "前進!前進!前進!",前鋒突入後,再由缺口向二側擴大戰果,最後視戰況投入預備隊予敵人致命一擊。這麼好的戰術豈不天下無敵? 果真如此拿破崙就不會有滑鐵盧了; 事實上縱隊戰術不利發揮火力,遇上側向或迎頭痛擊更處於待宰狀態,一旦遭遇就死傷慘重,拿破崙的方法是強化砲兵運動力使其跟得上步兵,衝鋒時以火砲掩護當開路先鋒在敵方第一線上打開缺口, 而前方步兵靠機動性快速卡入,當時法軍的口號"勝利就靠我們的雙腿!"蘇沃洛夫也是縱隊戰術的擁護者,但他也提出新的概念並直接促成單兵戰技的進化: 訓練士兵擁有"局部決策"的能力, 攻擊口令下達後不是一昧地勇猛衝鋒而是能在陣前發掘敵軍弱點和要害再全力突破,亦即所謂"觀察","快速","進攻"三階段原則。 士兵需要觀察判斷的能力,訓練時就不能使用僵化方式把人操成制式反應;要士兵果敢快速行動必須有堅強的意志,激發其愛國心和榮譽感,奮勇向前的勇氣是基於自信"我們比敵人強", 才能積極主動殺進敵方要害;最後階段就是見真章的時候了,蘇沃洛夫把貼身肉搏的"刺刀戰"戰術地位提高到空前程度,以今日眼光看幾近偏執,要求部隊快速貼近敵人才發動攻擊, 對方根本想不到一彈未發就到眼前拼命了。當時正值第二次俄土戰爭,他對部隊訓示說:"刺中一個土耳人就拔出刀再刺另一個再來第三個, 真正的戰士瞬間能刺上半打甚至更多人,把子彈留在槍裏,若有三個人衝上來,刺第一人轟第二人再刺第三人,這並非標準但你沒時間再次上膛!" 並留下"子彈是笨蛋,刺刀才是好傢伙"的名言; 他強調果斷"即時"地進攻,一發現敵陣弱點即全力進攻不必等待協同單位就緒,戰機稍縱即逝,身在火線只有殺進去一途,若等萬事俱備才動手,敵人也準備好了反成為硬碰硬的苦戰; 但他不主張盲目攻擊,甚至考量保存實力可採守勢退卻,這是基於"每個士兵應清楚自己的方法和手段"的原則,士兵該瞭解所負任務的本質和價值而非莫名其妙當被驅策的棋子,他的命令一向言簡意賅, 部屬清楚自己職掌責任,命令毋須長篇大論; 臨場應變能力成為練兵重點,鼓勵士兵創造性思考,遇到難題不會僵固在困局之中。他說"不要等別人告訴你怎麼作,找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來大家一起搞定!" 他打了個比方說明:"梯子太短翻不過牆? 每個人刺刀往牆上扎,一刀一階地爬過去!"。蘇沃洛夫曾在一天之內攻破土耳其要塞 Izmail,在他接任攻城指揮前俄軍打了一個多月都沒有進展,蘇沃洛夫接手後 一方面佯作長期圍城,另一方面在別處打造要塞模型當訓練場,將騎兵為主的俄軍練成攻城部隊,加強巷戰及刺刀術戰力,安排妥當後一舉破城讓俄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絕對優勢,一日破城的威名, 連遠方的英國都為之震動,詩人拜倫寫作"唐璜"長篇敘事詩時還安排了一段場景讓主角參與這場攻城大戰... 

故事講到這兒,對Systema訓練有點概念的應該都看得出來一些端倪,現代 Systema 展現了不少蘇沃洛夫的戰術思維,比如三階段原則原針對部隊而言,若縮小規模對應到個人,整個人視為一個作戰單位: "觀察"對應的是"覺性","快速"則對應"受威脅處開始反應",最後"進攻"對應的則是"控制"。(本打算深入闡釋,後來覺得不該給讀者既定想法或框架,就不剝奪大家自我發掘的機會了)。 蘇沃洛夫說"訓練的苦就是戰時的易",Systema不對練習範圍設限,沒有什麼是不該鍛鍊的,愈多本錢就愈有應變的餘裕。逼近敵人直到不得不出手才一鼓作氣展開攻勢,專注於"立即""直接"的應對等等 都是Systema特別強調的重點。 經典的刺刀捅人戰術看來很誇張,對應的是 Systema 避免"纏鬥"的概念,衝鋒過程中當我者死,一刀下去不論結果,甩開對手持續前進維持攻勢不停,後方跟進的同袍見敵人沒死透,自會再補上一刀... mass attack練習中有一種穿越混戰中心的設定就是處在類似狀態下,過程中不貪打戀戰直接闖出一條路,當所有參與者以同樣的意志要通過中心點時,如何切入瞬間打開的縫隙並且利用四週壓力快速前進... 而保留子彈在槍中直接進入肉搏戰的作法,不少指導員的示範中也能發現這種理念的遺跡(比如將手槍當手指虎,鐵拐來用,子彈保留為最後威嚇壓制用!)。 蘇沃洛夫雖不是 Systema的創造或發展者, 但現今的Systema大師們皆因軍旅生涯深受其影響,Systema是種投射內在的傳統武術,源自俄羅斯近代軍事思想形成的風格自然成為現代Systema的特徵,去掉"風格"回歸 Systema本質時,每個練習者 都有機會形成個人風格;二百年前哥薩克戰士以馬刀(Shashka)展現技藝,現代戰士則有更多表現的方式,Systema流傳各地形成不同風貌,只要用基本原則檢驗就能輕易辨認是不同風格的Systema,還是 "Systema風格"的OOXX。有些人認定Systema等同特種部隊的軍事技能,目前而言雖為事實卻是時代的偶然。Mikhail甚至說過"Systema本非武術,今天的一切只是因緣際會!",大師們多是軍人出身,穿著行事 如同要上戰場天經地義,學習者若非軍隊背景或軍武狂熱,凡事向軍隊看齊則過於執著且無必要,軍裝並無加持神力,事實上講習會場許多現役軍警,安全顧問或傭兵公司成員並不突顯自己身份。 

蘇沃洛夫主張提昇單兵戰技的品質,也致力改善士兵的基本生活需求,深受基層愛戴稱他為"將軍弟兄",可惜賞識他的凱薩琳女王過逝後繼位的保羅和他不對盤讓他回家吃自己,直到拿破崙向東進逼 在反法聯盟的盟軍要求下,保羅再次起用蘇沃洛夫任駐義大利北方的俄軍指揮官並受封奧國元帥軍銜,領軍擊敗拿破崙麾下大將的軍團奪回義大利並遠征瑞士進逼法國本土,盟國此時擔心俄國勢力擴張 而作梗,他雖受封俄羅斯帝國元帥聲望如日中天,但失去盟國支持後蘇沃洛夫很快被召回國並遭保羅冷落,之前榮耀彷彿不曾存在,失意的老將不久病故結束不凡的一生,他的理念和學說直到紅色革命後才再次被引用成為紅軍最早的軍事訓練教本。 












附記: 蘇沃洛夫地位由上面這幅二戰期間蘇聯的精神海報可以看出來,士兵上方三個人物分別是涅夫斯基蘇沃洛夫切巴耶夫三人中最常出現在Systema相關資料或圖案中的, 其實是最左邊的涅夫斯基,他抗擊西方強敵入侵,關鍵的楚德湖"冰上決戰"擊敗條頓騎士團拯救了羅斯(Rus),西方十字軍自此無力再對東正教發動戰爭,而當時正是蒙古二次西征期間, 涅夫斯基帶領的諾夫哥羅德公國不僅不像其他南方的公國被蒙古人殺得屍橫遍野,反而"識時務"地附庸蒙古金帳汗國,利用政治手腕與之周旋保護了宗教及傳統,在蒙古庇護下得以全心處理西方威脅,被視為保衛俄羅斯的民族英雄,東正教教會也封他為"聖徒"表彰他對教會的功績。中間蘇沃洛夫是本篇主角,雖從未出現在任何Systema圖騰中,但其思維灌溉資養了 Systema。右邊的切巴耶夫是紅軍英雄(對岸譯為夏伯陽,網上還找得到中文發音的黑白電影),布爾什維克革命時痛擊白軍屢建戰功,後所部遭襲擊突圍時陣亡;他和Systema沒啥 關聯,硬要扯就也是個哥薩克,話說回來幹掉他的也是敵對陣營的哥薩克部隊。

訂正: 上文附記中提及 "最常出現在Systema相關資料或圖案中的, 其實是最左邊的涅夫斯基"是一誤會,前往莫斯科參加 Systema講習時,Mikhail 曾特別解釋 Systema logo 上的頭像是 Peresvet,他是來自東正教修道院的僧人,在 Kulikovo戰役開場單挑戰無不勝的蒙古金帳汗國勇士帖木兒(俄國稱 Chelubei), 二人勢均力敵同歸於盡卻振奮羅斯公國聯軍而在該場戰役以寡擊眾大破蒙古軍,讓蒙古馬麥汗倉惶遁逃,從而打破蒙古部隊不敗神話,金帳汗國此後快速衰微。Peresvet 是涅夫斯基身後百年的人物,在前者委屈求全為羅斯留下生機,在後者扭轉大勢,對俄羅斯意義同樣重大,但 Peresvet 修士的身份更增加傳奇性,被東正教徒視為光明戰勝邪惡的象徵。(圖為 Peresvet 出戰)









星期二, 8月 16, 2011

Systema練習雜談:獨自練習到團體互動

Systema是一種團體訓練,雖然也可以獨自練習,但建立最基礎能力的階段絕對要有練習夥伴,且其中(至少)一位"必須"是夠格的引導者,否則練的不會是Systema,過來人的經驗談,即使數年前就已清楚訓練精神,掌握基礎練習目標和手段,一起練習的同好們每年仍至少一次赴海外參加資深指導員講習或日常練習活動,唯恐走岔路;雖常安慰自己"付出過的努力,汗水不會白流",實際訓練過程中仍不免分心探索一些較不重要的領域,進度時程難免拉長,所幸路雖曲折方向還對得上。過去都用舉出"已知錯誤"的方式分享經驗,很少正面指引如何實際進行練習,就是不希望半吊子指路誤導同好,練錯再改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可喜的是一些新進的同好最近有些具體進展,這裏的內容終於可以發揮一點實在的作用。

Systema沒有固定招式,獨自訓練並不使用攻防假想的方式,而重在體能與知覺能力開發。單獨練習著重打破既有動作習慣,包含手腳運動連結,發力與呼吸方式。中國傳統武術的基礎訓練中特別強調"整"字,所謂"一動無有不動";Systema基礎中強調的卻是乾淨徹底的"分",由受威脅處開始動起且只動有必要的局部;這種差異是階段性訓練目標的不同,最終而言開合聚散的能力都必須齊備才能隨機應變,Systema的想法也很簡單:每個部份都能獨立自由調動後,讓他們聯合起來就是"整"了。用點想像力的話會發現,一般所謂"叫打","影手偽腳"之類聲東擊西戰法鑽的是人體"本能反應"分不了家的弱點,用知覺"釘住"對手並同時給予意外的攻擊。獨自練習時若能依次找尋這類自身的"本能",並一一降服掌握,整個練習經歷足夠寫成一本書,獨自操練時也不會無聊或發愁找不到練習課題。

獨自練習的收穫往往不是練出什麼而是留下了什麼,"一無所得"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練習成果。

有練習夥伴最好,一些細節或個人問題,夥伴得很有耐心陪著訓練,時間長了或許很無趣,這種無趣來自練習夥伴缺乏"練習"的認知。Systema的團體練習強調"互動",不論練習中是一人,二人,三人或多人,每個參與者都在"互動",而不是投球機和打擊者的關係。若某個人長時間固定於"投球機"的角色,不僅搞出一身機械化的慣性反應還會愈練愈心不在焉;保有"互動"意識時態度就會不同,即使限定練習範圍(比如說"規定只可揮拳瞄準下巴"),練習對手練習走位閃躲,另一方練習的就是在限制下從不同距離,角度,姿勢等情況下把攻擊有效地傳遞過去,練走位閃躲不光是跑同時利用移動"控制"攻擊者(註一),挨拳的能移動到揮拳者體勢死角甚至使攻勢轉向回逼揮拳者,揮拳者此時也練習應對。整個過程以流動形式進行,主動被動交錯並沒有固定角色明確切換的時序,外在的干擾變數例如場地障礙,莫名其妙的路人甲,其他組捉對練習的夥伴等等皆要列入反應,該閃避該處理的都要照顧到,若"變數"介入練習就中斷停止,表示練習狀態處在有心而為之下不夠自然。

完整的"互動"練習讓參與的人都根據實際變動作出反應,而不是接受了一個固定的指令埋頭苦幹,根本不關心對手或預設環境簡單乾淨得像上了擂台似的;也不是用一套制式反應劇本要求照著比劃,當劇本中每個角色歷經的過程和結局都先設定好,這是套招演出還是練習?

不明白其中分別的人,總爭辯自己不是招式而是"力學解析"是從對手弱點進行反制,符合物理的科學性; Systema練習時關心的是"反應"不是"反制",也從不用"查表法"來瞄準"弱點"。"活生生"的對手和固定不變的死物完全不是一回事。初學者在"互動"練習中往往有嚴重挫折感,覺得怎樣反應都不順手,拿人不住,跌人不倒...原就學過武術的障礙特別大,此時極容易墮入"技巧"侷限,感覺用上一些適合的"手法"就能達成目的。請千萬耐心堅持下去,一旦起心動念想用什麼招式,等於馬上蒙住自己耳目知覺落入慣性反應,有習慣就有把柄,如此練習對Systema沒太大意義。此外特別注意"互動"不是"對戲",一些客氣有禮的同好以為"配合"對手才讓對方有練到的感覺,"不鬥力練習"不等於"配合",中間微小分別就差在"演"上,練"演技"浪費時間力氣還誤導夥伴。請清空自我不帶情緒地專注彼此的應對進退上,既不為勝過對手也不為滿足對方成就感,才看得清什麼是真實純粹的反應。

雖然Systema是一種武術訓練方式,然而獨自訓練注重自省,團體訓練強調互動,如同整個社會運作的道理,每個練習者都在其中學習生存之道,練習裏體悟人生道理並不稀奇,但也不因此榮耀或改變什麼,大師教導我們: 低調平穩的戰士命比較長。

(註一)我們常說控制"tension"如何如何...攻擊意圖也是一種"tension",對它導引,干擾,阻截在尚未實際接觸之前即形成"破勢","跋根"的壓迫效果和作用,真正接觸時力量常只扮演最後"落井下石"的終結角色。不過這是練習中自然出現的能力,刻意追求如同捕風捉影不切實際。基本練習原則仍是對應過程中使用適切的力量,過猶不及。

下面影片攝自加拿大總部喬遷開幕的慶祝會,參考一下沒有勝負情緒的"互動":

星期日, 7月 31, 2011

Systema練習雜談:趨向平衡

平衡,一個每個人都朗朗上口的概念,但今天要從反面講起。

Systema練習時強調穩定,遇上外來的變動壓迫時,從裏到外盡量以最小變動進行調整。想法有了但怎樣才能落實? 解答就在"不平衡"上;我們必須先對"不平衡"有所體認,才能進一歩離開這種狀態...不講達到"平衡"是因為這個世界並非靜止不變,"平衡"往往不以靜態面貌呈現,因此隨時調適舒緩"不平衡"才是追求"平衡"之道。

如何體認"不平衡"? 首先必須學習接受;身心承受外來壓力時,我們會本能地轉移至"感受"較安全的位置,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契機--體會如何依靠直覺找到舒解方式;以"推"這個單純的動作作例子,叫甲對乙推一把,乙有何反應? 若要求乙把眼睛閉上再推一次,這回又有何不同? 二種作法有細微的差異,當中分別就是我們強調的重點!

平常我們對外界感受最依賴視覺,因此"看見"對方一把推過來,力尚未著身,腦中已有了主意;打個比方,有的人身強體健,推人者若是個三歲小娃,看清了必然不動如山;若這小娃滿手污穢撲來,為免善後必然先閃為妙,這是"判斷"下的反應。若眼不見物又搞不清情況的場合沒了提前判斷的條件,風吹草動也不敢冒然行事,必然等到"推"力及身方才隨之反應同時還不敢動得太多,因為無法預期之後的變化,保持接觸是唯一獲得資訊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聽手"。講到這兒或許有人覺得奇怪,這和平不平衡有什麼關係? 其實我們對週遭變化無從掌握時最本能的應對策略往往是"以不變應萬變",如果被迫移動也是最小的移動。這個部份是 Systema 練習的根本,感受到"不平衡"然後盡快調整消解這個干擾回復之前狀態。或許這可用來解釋Systema傾向"護送"威脅離開使之無法對我們造成傷害,而不熱衷直接處理威脅本身。

現在歸結出一個明確課題,如何掌握"不平衡";前面提到了把眼睛閉上的練習方式,難道習練Systema以後都得當"盲剣客"才使得出手段? 真這樣也甭練了,有狀況眼睛閉起來就是! 我們使用的方式是分節分段練習:雖然此時重點仍在適切反應外在變動,但已經不用"瞎子摸象"的方式,而是配合呼吸練習控制局部的"緊張"(tension), 在傳送轉移的過程中漸次貫通整個身體的知覺,外來壓迫或變動形成的"緊張"穿越經過練習者身體內裏或表面。這類練習"初期"在外觀或練習者自我感受層次上非常類似傳統太極拳的訓練,在陳氏太極的表現就是外顯的"纏絲",而在其他的流派則化"具像"為"意念",例如"運勁如抽絲"想像撚了個蠶繭絲線頭漸次展開,又有比喻為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之類的,其實重點無非強調過程要平穩均勻不可跳躍;佛家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只是練習的方便而不是究竟,萬不可執著於這些想像中,前面說了這只是練習"初期",拿太極口訣來類比只是剛剛好,比如說由那一腳趾運起,會於丹田又如何形於手指發於四梢當作一種舉例算是參考,但練習Systema時堅持畫出一條明確"路徑"則是自我設限忽略其他可能;所以從不知太極怎回事也無妨,就換用Vladimir曾使用過的說明方式--波動(Wave),如同前面舉的例子一樣,這只是個練習時的比喻,但它又多了些可能,比如"分進合擊":Wave在某些地方化為數股分散而行,又在某處合而為一產生作用又或是分家之後化為"陰陽正反"作用,造成纏繞迴旋的效果,又如在池溏中投入石子的水波或船行劃破水面的波瀾..."波源"(也就是發起點)可能在任何位置,或許在練習者身上也或許由練習對手而來,又可能根本是個意識上想避開的外在威脅。再更抽象一點,波動行進過程或許忽隱忽現,可能因意識而加強削弱甚至忽略而消失...比喻說完了,抓住小弟想表達的點了嗎? 這些是練習手段沒必要深究探討或猜測分析,但通過這些方式我們能增長強化掌握"不平衡"狀況的知覺力,也自然而然能作出對應的調整或轉化利用。追求"平衡"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憑藉的卻是反面的"不平衡",排除那些可形容闡釋的部份就是我們真正要的...。

如果整篇讀下來腦筋開始打結不知所云,可能是還沒掌握基本練習精神...就先忽略那些細節,直接看更淺白粗略的說明吧:




星期四, 7月 07, 2011

什麼是Systema防身術

前註: 近年台灣用不相關俄羅斯武術混充 Systema 的人甚為張狂,甚至引進 "原裝山寨"上媒體宣傳,在此特別聲明目前為止台灣地區僅 Systema Taipei 為 Systema 莫斯科與多倫多總部認可教授 Systema 的唯一訓練組織,可逕上 Systema 總部官網確認查詢。武術訓練各有價值,但將截然不同的訓練體系混雜才是有心人可鄙之處,欲知八卦請用 "山寨 Systema" 關鍵字。


接觸Systema以來,不止一次好奇的朋友問,這是防身術嗎? 下個月我要去某某地自助,能不能教我?

這種問題往往讓我不知從何講起,腦中閃過很多練習的回憶,卻怎樣也搜尋不著能滿足朋友的答案... 練習夥伴笑我太認真,教防身術有啥問題就教啊!

當聽見"防身術"三個字時,大家直覺地會感覺這是一種"速成的",能"技巧性"的以小搏大脫離險境的教學;有這種認知實在受"女子防身術"之名所累,彷彿防身術是為弱者而設。Systema本質上確實是防身術,記得我在一開始寫的文章中就提到"回家"這個概念嗎? 戰鬥只是手段,回家才是目的,而且確實相當"速成",也非常擅長在劣勢中以弱搏強脫出生天。但有個事實非常殘酷足以擊退所有好奇者接下來的打算:這是條"辛苦"的練習之路,身體可以弱但意志必須堅強!

大家以為"速成"就是不用花太多精神,"技巧性"就是不費力氣...這其實是有條件的,我們先來看一段影片:



指導員Emmanuel是Vladimir得意門生之一,他的身手很有Systema"順勢而為"的精神,他的場子和Vladimir同在一個城市可見有獨到之處。影片中他示範"不費力"的運作方式以及"技巧性"
但看完示範後,您覺得一個缺乏基礎的人能掌握得了其中的"技巧"嗎?就算原本就有體育或武道基礎的人,即使看得頭頭是道換成自己實作時也能這樣優遊自然? 這只是一種練習的方式,
要求作得有意無意,若連客氣的練習都反應得坑坑疤疤,真實狀況下遇到糾纏,高超的"技巧"還用得出來嗎?

想用"技巧"取代"體力"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若"技巧"比"體力"容易取得,軍隊就不用那麼操了,直接傳授"技巧"就好也不必擔心兵員體能不足戰力下降,但Systema練習中是連"技巧"這種看似抓得到的重點都不存在,而是更形而上的"原則""核心",沒專心投入幾年時間,只怕一切都是空談。同時"速成"的背後並不是輕鬆取得的意思,而是"方法正確"直趨核心,你很清楚目的地就在眼前正上方,但這條路是懸崖峭壁的直線路徑,恐怕多數人寧願大繞遠路也沒興趣正面攀爬挑戰,這就是Systema防身術的真象;最精銳的戰士上了,意志堅強的武道追尋者也上了,而大部份的人不是掛在半天邊磨蹭前進就是中途放棄改道。

再貼一段多對一練習的片段,前半限定攻擊者擒抓練習者手腕,練習順勢脫離外進一步利用對方的意圖,轉為牽引控制,後半練習則利用多位攻擊者對身體從接觸到非接觸的壓力,學習將之分化或結合運用:



寫完這篇希望不會有人再要求學一些抓來抓去,一招摔一招拿的把式。Systema就是防身術,但沒那些"安慰劑"的練法,要學那些花樣當表演娛樂一下無所謂,天真到以為能防身就不必了!
作為防身術Systema不強調"反擊"或"降服"對手,而是使對手無法傷害或威脅到我們,練習影片很清楚地展現了這一點。

星期一, 5月 30, 2011

Systema練習成果檢視與除錯

拜科技之賜錄影不再困難,把自己練習過程拍下來檢討對學習很有幫助,與大師前輩們對照更容易看出那兒不對勁,然而用比對找問題也不是件簡單事,首先要清楚重點何在,自行摸索的同好在此常迷失方向,若無識途老馬指出歧途死巷,很難避免原地踏步或背道而馳的情況。但各人條件差異很大難以一概而論,小弟不自量力試圖用三個點當起頭織一張撈問題的網,不僅時時提醒自己也希望有緣人能得到幫助。沒撈到問題不必太高興,可能這張網有洞,發現問題也別氣餒,應該高興找到改進的方向,解決方案通常都能在基礎練習中找到,只要努力沒解決不了的問題。初學者常有的錯誤不只在特定姿勢或練習中出現而是普遍性存在,察覺有異最好把檢討範圍放大一點,莫輕下結論而應廣泛驗證其適用性:

起點一,是否一切有控制?自學同好常模仿影片動作,在意是否能完成模仿對象的整個過程,並以能否達到同樣效果為檢驗標準,但這樣常錯失許多學習的機會又容易誤入歧途,這類錯誤發生的最根本原因常是“欠缺控制”。該控制的不僅是自己還有互動的對象,對象包括兵器或是練習伙伴。把動作學得一模一樣還不好嗎?請試著把操作過程速度放慢至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再看結果是否和原來一模一樣,注意互動對象的動態是否仍能不變,任何企圖解釋改變的原因都是藉口,systema講求控制沒別的標準,嚴格的甚至要求動作能夠隨時停止並倒轉讓場景彷彿影片回放一般。如果過程放慢出現問題,表示過程並非全然掌控中,其中有部份利用慣性或速度含混過關,表面上動作一樣完成實際上並不確實,空洞化傾向造成中看不中用的空心架子。練出空心架子的原因,常是錯用參考影片又理解錯誤:影片性質有“練習”和“展示”二種取向,模仿“練習”會得到訓練的好處,但模仿“展示”往往白忙一場;簡單解釋其中分別,一段“特技表演”影片和一段“練習特技表演”的影片,那一種較可能讓模仿者具有“特技”能力? “控制”如同前面講的“特技”一樣,是靠訓練手段磨出來的紮實本事,直接模仿“控制”只能作作樣子認不得真,一旦要求“慢練”或“慢速演示”立即被打回原形。這類方法不僅小弟從習的Ryabko's Systema“練習”中時常運用,動作一板一眼的Kadochnikov“示範”時也總這麼作;但如同“特技“的例子一樣,kadochnikov動作有形有象,最易吸引同好注意並起而效尤,然而流傳影片幾乎就是Kadochnikov的“個人秀”,影片所見盡是各式變化用法或就一個點廣泛地展示各種可能...
將那些範例當成對拆套路逐一模仿,甚至自作聰明“全速”操練就太搞不清狀況了,同樣的話之前說過很多次,不要模仿影片的動作,這話不只針對Ryabko's systema,參考Kadochnikov影片的同好更該多加注意! 數年前認識的台灣同好,由Kadochnikov示範影片入手卻沒人幫忙指明這點,辛苦摸索甚至為明瞭解說內容學俄文,終將“變化細節”練上身卻發現誤會一場還得額外花精神一一糾正。這是正確練習“控制”與學習外形的區別。檢討是否處於控制對systema練習很重要。

起點二,動作純淨一路到底:明白"控制"的意義後,談動作純淨才有意義。所謂“純淨”是指運作過程果斷明確,路徑清晰沒有往復多餘的動作。練不好的人舉手投足常顯得“毛燥“,從影像上辨識缺乏銳利的”線性軌跡“,去向游移不定好似隨波逐流。“動作純淨”講白了就是“乾淨俐落”,一般認為其中有“快”的意思,實際上“快”無法使混濁變清明,而是因為動作清晰明確才顯得“快”,“明快”就是這樣的形容。但急於表現的人常迷信“速度加快”看起來更“簡潔有力”,表面上動作瞬間到達定位,但問題根本不在起始和結束二個端點而在整個移動軌跡和過程。將錄影慢動作播放檢視,會發現多餘的動作從不因移動速度加快而不見,軌跡也不因為加速就更穩定,反因急欲加速猛然用力引入更多肌群運作,加入更多不穩定因子。移動軌跡明確穩定雖是外觀特徵,實際是動作紮實可靠沒有縫隙的證據,配上前面要求的“控制”就可以達到更寬廣的變化自由度,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調控應變。接受過東亞系武術有效訓練的人,通常都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築基,故“穩定”較不是問題,動作也相對純淨,但易犯毛病是另一類型-動作“多餘“與”往復“,這種多餘和”動作毛燥“的多餘不同,”毛燥“是移動細節充滿了”多餘毛邊“,而這裏的多餘是“不直接”,”預備動作“再加上”往復“。Systema練習要求不動則已,一動到底沒有轉折;轉折發生在應對失去效果必須改變方能持續的情況,實際狀況中隨機轉折變化是補救措施,但練習時則強調咬定目標一路到底且動作不得”來回往復“;”不直接“和”預備動作”主要來自習慣的影響,一動可直接結束情況因習慣“組合動作”多了不必要的二三四;看準了要用某個手段一動解決,又因為要移往出擊位置這個前置的“預備動作“讓事情又複雜了起來。systema訓練目標之一是練習者隨時隨地作出自然出正確的反應,好的反應通常都能滿足多重目的發揮最大效用。每個瞬間都有直接了當的選擇,要作立刻作沒有曲曲折折的準備階段是看起來“隨興自由”的原因,有時因所處角度位置剛好和他種武道典型招式的攻擊發起點重疊,出現類似動作軌跡常被誤會systema用了人家的招牌架式或是從那兒學來的,實際上只是當下的直覺反應。不過巧合終究是巧合,當動作頻繁出現固定模式(招式化),顯示練習者被丟不掉的習慣束縛,反應不直接且帶一堆“多餘動作”。請記住敵人總追求一擊必殺,別把練習開頭設定在對手攻過來“接住”後如何漂亮地反擊,面對意料之外的瞬間一擊能生還才是真正重點,而對方未必一擊罷手或根本就是多對一圍攻的狀況,每個動作回應都是決定性的關鍵,必須簡單直接且能持續不斷直到解除或遠離威脅。反之將練習弄成片段式的對應對拆,把精力花在控制場面後狗尾續貂的把戲(現實中存亡分野是第一擊沒反應到就再見了)或習慣性處理設定好的威脅來源而天真得不知“偷襲”為何物;互動練習是參與者平等共享的機會,不是預設勝負的角色扮演,沒有“劇本”才是真正systema的練習,這點千萬不要忘記。

起點三,是否保持放鬆?談到放鬆,大家可能都覺得自己很清楚這部份,小弟提供些想法與大家作個印證。放鬆在靜態和動態情況下表現型式略有不同,先不論動態單看相對靜態的情況下:“放鬆”是前二種檢查方向的進一步延伸,“控制”是從外在運作檢查,要求把動作放慢,再來則較為深層地針對“動作起始到結束的過程”訂出標準,現在進一步提昇到“內在層面”-放鬆,放鬆基礎是“心理感受”,用白話講就是“沉著應對”。掌握前面的二個檢查面向後,能培養出對自我身心的反應的信賴感,達到“事來則應,過去不留”的程度,不再“擔心”,“預備”,“提防”;有趣的是這三個形容就是一種手上“攢”著,心中“掛”著,肩上“挑”著的寫照,把這些放下也就“鬆“了;放鬆投射的是“游刃有餘”的程度,或許分佈全身內外單一部位的能力資源不足以應付外部侵擾,或沒把握在瞬間支援鞏固受擊部位,只好預作假想防備...於是乎,備左者右寡,備右者左寡,無不備者無不寡。由此可知“放鬆”的真正關鍵是掌握基礎能力,能力不足或不清楚自身條件而談放鬆只是空話。劈磚還要運功,拍爛一板豆腐只是舉手之勞,能力不相稱想放鬆也難,道理再淺顯不過!。有些人主張”外弛內張“,就小弟目前所知所學不傾向這種模式而是始終保持放鬆靈敏,遇上壓迫衝擊時由內部深層自然而生力量對應“承接”,養成這種能力的細節在基礎練習總一再重複;Konstantin Komarov教授貼身保全時,數度示範點出隱身人群中“有企圖”或暗懷“武器“的人,也是捕捉人體流露出的”不放鬆“,systema稱之為“緊張“(tension),特別的是通過訓練能進一步解讀tension夾帶的訊息,無法放鬆的人等同持續向週遭廣播訊息;即使是普通人也有感受tension的本能,但因一些多餘的障礙無法精準掌握這種能力(例如自身的緊張就會阻斷感測)。systema訓練人停止不由自主的“廣播”,更進階則教導放出有特定目的的“訊息”...回到如何從影像上查看放鬆,將起點二的判別標準延伸,練習時只要出現“刻意”或“招式化“的痕跡幾乎都表示不放鬆,這種簡易法不如直接看tension精確,但看tension的能力通常是紮實基礎訓練的成果,欠缺這種能力的人就算知道要放鬆或自認已放鬆,距離真正放鬆通常還很遠,已確認緊張部位,問題也非當下立即克服,所以無法自我檢驗放鬆的人必須回頭加強基礎訓練直到有自我檢視的能力,不然接下來學什麼都是空的。這種判別方式一樣適用非systema場合,見過許多他種武術高手就算端著個架子,卻讀不到“訊息“亦即完全感受不到tension存在,我相信即使不是練systema或對tesion另有一套解釋說法,同樣的問題在修鍊道路上一樣要面對,算得上是武道共通的標準。

本篇三點本質是同一件事,只是要求層次有別,小弟嚐試將之總結出來作為自我檢驗的準則,說明systema練習著重的問題和先後次序的關係。就修鍊方法而言systema相當特殊,論本事高低systema和各種武道標準是一樣的。Systema關注重點圍繞在最粗淺,顯而易見的基礎,呼吸,肌肉,感覺,心理狀態...,大部份武道展現功力的境界在systema而言已達到擁有個別風格的進階層次;Systema對於進階層次各顯神通的發展似乎沒太多著墨,但對各種程度的修練者皆嚴格要求那些看來理所當然的“本能”,連走路呼吸都經過學習調整,如前篇小寶寶鑽洞翻身爬來爬去的玩法,每個練systema的都被要求認識體會。Systema最具說服力的事實,在於大師們身手細節中透露出他們的修鍊手段和初學者別無二致,練習者隨著程度提昇更加肯定確信這一點,努力不懈大師今日的身手就是我們明日的成就,再高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不會永遠無法企及,保持在這條道路之上總有一天會成功;相對的,練習者無法清楚感受到這條道路的存在,或對其他練習者提及的心得感受欠缺感同身受的共鳴,可能表示目前的前進方向需要檢討,雖未必停止進步,但人生有限沒必要把精神和時間花在繞路兜風上。儘管systema透過親身實證進行發展,卻不同於“爭強鬥勝”的競技格鬥訓練,總在敵我攻防中磨鍊;Systema最激烈的攻防在自身,總在挑戰自我的極限,克服不了就無法進階;systema沒有段位制度,如前面講的初學者和高手練習方法也一體適用,程度有別自然得到不同層次的學習效果,這種特性挑明告訴練習者與其追求外在對比高下,不如反觀自我提昇層次。珍寶近在眼前能拿多少全靠自己投入程度,不過得先弄清楚正確方法。希望摸索前進的朋友找到正確方向早日登堂入室。

星期三, 5月 18, 2011

Systema高手的第一課

朋友好奇我一再強調systema身心開發的重要,談到訓練方法一說簡單至極又說細節難以剖析解說;偶然看見一段俄羅斯高手訓練過程的影片分享給大家!認真向您保證:此乃最正統完美的演示(無論是心理或生理的練習狀態都無懈可擊),小弟雖依法鍛練,然際遇所限始終無法達到“渾然天成“的境界!(影片傳自俄國請有耐心...)


星期六, 5月 14, 2011

此處關於Systema文字的產生過程

朋友好奇此處貼文介紹systema,長篇大論都上那兒找資料? 小弟不敢隱瞞特別說明,也請大家閱讀時心裏有數。

首先強調systema練習有相當強烈 "自我反省" 的特質,因此每次練習完依例會和練習同伴分享當日心得和感受,這樣的過程讓練習者不僅有機會再次檢視自己,也同時參照其他人的發展軌跡,從中進一步了解訓練的目的,作用以及在不同人之間效果的差異。

這個習慣延伸到部落格上,形諸文字的也從不上網東抄西抄,也不會聽那位前輩大師講一句話就照單全收;各位在此看到的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個人實際體驗,不僅是 "原創" ,也是記錄小弟的成長歷程。曾經非常期待分享能帶給有興趣的人直接幫助,後來發現效果有限,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目標;小弟心得剛好切中讀者需求並不太容易;我特別強調的點放在別人身上可能無關痛癢,就算真的很重要,若不是手把手地教,想從文字推想正確的操練法幾乎不可能;很多人在youtube上看影片就以為自己練沒問題,但多數仍在走冤枉路;影像尚且如此,文字描寫更是力有未逮。

所謂"成事不足敗事所餘"用在小弟部落格上也蠻合適的: 自從放棄以"幫助別人"為取向後,這裏更像是自言自語的地方,用來歸納整理自己的思緒,讀者看在眼中也別照單全收,有機會要多多比較,以免被小弟胡言亂語誤導了。只可惜華文世界沒幾人能提供相對正確的資訊,大家需要對照時,最好參看外文資料,首選是大師訪談或資深指導員的文章。沒耐心看外文的人,保守看待小弟文字之餘, "唯一" 推薦的只有 "中年男人" 的文字,除此之外~~ 奉勸大家還是加強閱讀外文的耐心吧! 有朝一日就算台灣有了真正合格的指導員,練習者想要追求更進階修鍊時,仍免不了和外文打交道,英文俄文您挑那一種?

最後再次澄清小弟 "不是" Systema Taiwan 的人,有疑問請看往前二篇

學習Systema與表演

的問答。

星期六, 5月 07, 2011

Systema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朋友跟我提到某處討論systema的文字,看完覺得可以回應一下讓大家參考,也好對照實際練過systema和不明白何為systema間認知有何不同。

以下原文以斜體底色照貼,小弟文字跟隨其後:

沒有相當程度的體能訓練
與他種武術的真實對打經驗
去學這個似乎有點不妥


任何運動都需要體能訓練武術當然不例外,學武術前有打鬥經驗是不錯,不過他的意思應該想委婉地說"systema練習太理想化,理論看來不錯但想要實戰最好原來就會打或學過別門武術。
systema作為一門武術,從最基本的訓練到終身追求的目標並不缺少什麼,如果愛"打"當然也能練成"專業打架"的樣子,不過這和systema的原始設定是有相當距離的;systema教導你
避開危險積極求生,優勢情況下不用說,在最糟的處境下也不放棄任何希望,將負面力量化為正向助力。systema不教人在競技場上耀武揚威,卻十分注重"敗中求生"的作用。因此用爭強鬥勝的角度來評估systema作為武道的價值,可說用錯指標...教導中出現"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活下去"時所指的除"無限制格鬥"的範疇之外,還包含絕大多數武道忽略的部份"如何以最小損傷脫離險境"。"逃避"是systema重要課題之一。

systema跟sambo 是配套
 如果可以的話
systema跟kick boxing 作配套
systema跟savate 作配套
systema跟ju jitsu 作配套
systema跟wresling 作配套
systema跟muay thai 作配套
systema跟 krav maga 作配套


什麼都配了,就沒想過systema跟systema作配套? 這位先生大概滿腦子考慮的都是"格鬥技巧"之類的東西,才要配來配去求取"技術全面"的可能;小弟突發奇想有朝一日星際大戰,武術登上了太空,格鬥對象是沒有關節結構的外星生物,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又處在失重的情況下,武術配套表不知要變成什麼樣? 之前配套的威力何在? 回到現實,所謂"systema跟sambo"是配套之類的講法不知由何而來,練systema幾年從沒聽過Mikhail,Vladimir或那位指導員這樣講過,倒是不少練systema前是白紙一張的學員,雖未學過上列一缸子列名的武術,一動手就讓人指指點點對號入座"這是某某武術""這是某武術的絕招"...亂扯武術親戚血緣的例子族繁不及備載。然而這些似曾相識的情況是因為大家所處環境類似,運用身體的攻防姿態自然也有相似趨向,環境狀況條件改變systema樣貌自然又不同,這種特性使得systema訓練從一開始就和大部份武術強調的重點不同;"配套"之說只怕是那些低估systema基礎訓練重要性的人所主張,以為能用別種武術根基替換,因基礎有異而在進階訓練中又遇上更棘手的障礙,解決方案還是得回頭補足功課;這時執迷不悟的就會繼續再用另外的"配套"補洞,若真的順利進階也沒有問題,但大部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因為systema從頭到尾都在講身體能力,程度從基礎到進階一步步養成何需"配套","配套"通常被當作一個官冕堂皇的理由,把跨不過的能力門檻遮蓋起來美其名是互補,其實systema的程度也就停在那兒了!

比較可行.....個人感覺
我沒學過sytema只是主觀的認定不代表客觀的事實
 我移植覺得如果純粹學systema的人遇到
不項練習模式中那麼放松(軟)的人應該怎麼半


因為不明白systema的重點課題--"tension"(緊張,請自行參閱之前文章),所以才操這種心。
放鬆柔軟對手才抓不到方向,不鬆軟等於給予攻擊者更多更全面的攻擊定位資訊,不僅目標明確一旦打中還會紮紮實實地承接全部攻擊力道,這觀念也非systema所獨有。

我很擔心練習中做出來的是招式為敵人僵硬就全部做不出來
做不出來就要變招
變招一半絕對速度又沒有練其他武術的人來的快
可行性會打折扣
甚至可以說是危險(自殺)


一直都強調systema沒有招式,這位朋友顯然抓到了重點,用"招式"就會遇上這個問題
沒有招式就沒有變招的問題,水銀下地需要什麼招式?那兒有縫往那兒鑕囉。
systema慢速練習有特定的訓練目的,但也沒規定不能練快,因為慢練所以手腳遲頓或快不過對手應該是練得還不夠慢。
招式有固定軌跡,路程距離一定的情況下,想快點到只能提昇速度,了不起多個"直線是最短距離"的觀念,再怎樣還是追趕空間上的差距,systema沒有打特定要害部位的堅持,強調的是控制,只要逮到著力點那怕是對手最前鋒的末梢,立即用這點擴及對手全身,要幹嘛都可以。大家對"快"理解不同,systema要的是"效果快",而不是"動作快",因此常顯得後發先至,反應快速。大家一定想問真這麼神?隨便一個點都可以? 這是每個systema練習者持續修鍊的課題,最少的接觸,最少的變化達成最多的目的。雖然講"著力點",但不見得一定是"物理性""力學性"的點位,只要能牽動控制對手,就算只是虛空中的一個點也是有意義的。(這沒啥神秘,
比方說上膛的槍口對過來,閃是不閃?閃得連滾帶爬,或是被逼得走投無路都是控制的效果;置之不理,子彈命中時還是得倒下,這也是控制) 練習方法之前提過很多了,大抵一般人覺得練起來無用,不切實際,會快不過對手的那些練習都和這個部份有關。也不必懷疑人家藏招
不願講真正的練法,這些本事手把手教都教不會,空口講了又有啥用,得靠自己練出來才行,不是光靠理上通了身體自然辦得到,距離還遠得很。誠心建議對自己搞不清作用和目標的訓練方法不要先入為主想當然爾地下結論,實際投入再來談心得會比較好。

但是系統武術的理論真的很完整
配sambo可以說如虎添翼


Systema非常注重口傳心授,身教言教;學習過程中得到正確指導是最快速的方式,只有在學習資源取得困難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地用那些歸結出來的理論當路標,以免迷失方向;然而理論可能不精確,傳講過程中可能有誤,仍得靠練習者把握基本原則在自我身心回饋的機制上找尋解答,最重要的還是"poznai sebia"(systema的另一個俄語稱呼,意思是了解自我).

系統武術會重摔是因為羅煞國是雪地的緣故
只是因為環境不是都在雪地的台灣
在招是上有有什麼改變或妥協嗎?


"重摔"是某些人望文生義的假設推斷,事實如何也無所謂。systema訓練人善用身心條件和週圍資源,並沒有固定的情境對應或是什麼狀況。台灣沒雪不重要,泥土地一樣跌死人,撞牆也能造成傷害。不要被無形的框架束縛,所以沒什麼妥協或改變的問題。

systema的破壞性都來自爆發力即強的瞬間加速
0到100的瞬間加速這點我很欣賞
但是也必須有相當程度的肌肉力量破壞力才會加成


這...不知從何說起。systema的破壞性完全看人怎麼運用,一般而言並不強調破壞,以致於肘擊或是碰撞之類的動作都挑軟的作,不是找對方軟處下手,就是用自己的軟處出手,以免誤判情況傷敵不成反傷己。爆發力這種一去收不回的模式,除非偷懶通常是不用的。

光用systema的練法不做重訊肌力不可能加強
除非是為了練放鬆後又去做體能這樣


systema練習本身就是各種肌力強化與運用訓練,額外重訓當然很好只是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則,才能練出靈活有力的肌群。另外所謂的放鬆是結果而不是手段,是身體能力提昇後自然會得到的成果,看看奧運賽場上的頂尖運動員,那個是緊繃不鬆的? 受了傷才會緊起來。刻意追求放鬆,甚至以為練習放鬆是低負荷訓練恐怕是誤解。systema練習量通常也反應在身型變化,或許只是巧合...有些人身型看不出改變,進境也遇上了瓶頸。

這篇只針對原文提到的點作了些說明,systema有更多不同得靠練習者自己慢慢發掘。Systema流傳以來毀譽參半,把練習手段當成修習成果的人不外乎嫌其輕飄無力,要不就
說systema動作慢吞吞...沒實際認識卻先下結論的就不說了;即使那些推崇擁戴systema的人中,尋求正確教導的人仍是少數,絕大部份人從未明白systema為何是systema,而只因震懾於systema來自神秘的俄羅斯特種部隊的威名和罕見格鬥風格,沾上邊彷彿就能刀槍不入。Systema只是個名稱並沒有點石成金的魔法,練習時該問自己的是你練的真是systema嗎?還是稱為systema"的對打遊戲?

補一段影片作全篇的註腳,重點不在如何打擊而在以前文闡述角度去看這影片,或許另有收穫!

星期一, 4月 25, 2011

學習Systema與表演

最近聽說有藝人在電視媒體上提到他們學俄羅斯武術Systema,在場的人好奇覺得新鮮要求表演一手...

自己學習systema日子也不算短了,若被要求當場表演還不知怎麼展現才好;有人說這個簡單,找個對手要他攻擊然後搞定他就是,大家不就圖看個熱鬧,誰在意systema究竟長怎樣? 聽到這建議不禁嘲笑起自己太過認真,也意識到大部份人認知的"武學"就是打倒對手,最好還有帥氣的結束定格動作外加響亮的稱呼比如"亢龍有悔"之類的名堂。接觸Systema以來,所學的一切與前述卻有一大截落差...

Vladimir曾經講過Systema作為戰場用途時,重點不在"fight"(戰鬥意謂陷入糾纏,是戰士沒準備好就送上陣的結果)而是"Kill"(夠血淋淋吧?!文雅一點用"排除障礙"來形容),這種思維再加上Systema沒有敵我雙方能力平等對稱的概念,因此出手效率是必備的要求,必須以任何手段達致最小消耗應付眼前狀況,最好一魚多吃連與對手交互作用而生的變動和反作用力都"不回收"直接再利用,簡直"省"到不行。結論是消滅敵人是戰士的基本能力,掌握systema能力的戰士身手必須符合"精省"原則才算對得起過去因訓練吃盡的苦頭。所以將對手摔得東倒西歪,動作大開大闔架式非凡的基本上不是systema在意或強調的。那systema表現起來究竟是什麼模樣? Mikhail曾按著半出鞘的武土刀教導我們,要"威嚇"對手就慢慢地把刀拔出來,讓對方看清楚是最好的;相反的需求則根本不讓對方看見刀。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看得到的其實是刻意加上去的"效果",systema本身無形無相。那麼一個不著邊際的本事又怎樣讓人"實實在在"地練習呢? Systema練習者操練的是一缸子"不順手"的事,並不重複操演"合理順暢"的流程,對其而言照流程走(定型的手法)是一場自鳴得意的秀,一切如自己意,並且奢望未來有狀況會如預想般發生,敵人自動配合照設定好的模式攻擊;而systema練習教學時,指導員的示範是加入"個人教學訊息"的舉例,用意在對細微隱晦的systema加上說明註解,註解本身不是systema;常看小弟部落格的可能有注意一件事,當文中提及某位指導員常會帶到他過往的武術背景,用意在提醒讀者看到他的示範時,有個"參考過濾"的標準能濾除非systema本質的部份;指導員也是人,身上難免帶有原習武術的痕跡,或偏好用自己最熟悉的"顏料"在"透明的"systema上加註釋,而他們總特別強調這只是說明範例,大家參考可以照抄就不必了。

看systema練習時,有學員狼狽不堪或軟癱在地實為正常現象,表示該員今天都練到他最不擅長的部份;一些練習方法看來不知所謂甚至有點蠢,恐怕不懂事的孩童才有興趣模仿;不過這些都是對身體進行開發探索的過程,只有親身經歷才明白奧妙何在。拿這種練習過程當表演其實很難"帥"得起來,表演總得兼顧一下可看性,練就Systema本事的好手當然可以為增加"娛樂性"加點花樣進去,但觀眾應該只能看得見這些額外的部份,至於systema本身作用在對手身上有時會引起"戲劇性"的效果,但這種真本事的展現反倒因為觀眾無法理解被當成是"配合作戲";最簡單的例子:Systema大師們總能一拳一個倒又或是一抽一抖對手就像傀儡斷線般地倒地,似乎沒用什麼力而被施者沒什麼抵抗就達成目的。其實過程中被施者並非沒有抵抗,而且抵抗行為有相當程度完成並得到滿足,但Systema攻擊傳遞路徑專走與對手抵抗不同方位和路線,你抗你的我打我的,理想上互不干擾,過程中被攻擊者不產生威脅感甚至沒有不適就被搞定。講來簡單,任何情況下能如此自然應對而對手莫名其妙被穿透,就是systema追求的訓練目標之一。老實說某個初學者模仿同樣表演,即使本事太差無法真實辦到,靠對手配合大部份觀眾分不出和正牌大師的表現有何分別。但表演者心裏有數,程度夠的systema練習者看得清楚,不過二種表演一種是systema另一則是演戲。

Systema練習很忌諱這種型態的自我陶醉,"娛樂場合"逢場作戲效果不能連自己都騙;練習科目無法按準則達成要求不服氣"硬作"或套用"力學技巧"得到類似結果是在浪費時間,練習中不願面對"能力有缺陷"的現實就難以進步;練習要的是探索身心運作,磨鍊細緻駕馭內外的能力,眾所週知systema風格自由卻超乎想像的精準,完全憑藉身心"靈敏"和"覺性",舉手投足自然符合"物理原則"和"力學技巧"。反之若倒果為因,一開始就專注各種"應對手法"和"技巧"的操演而不自我傾聽,不啻因小失大抓住少數點位而放棄追求更全面的可能性,如此下來當我們在那些"決定勝負"的點位上擺弄"力學技巧"時,對手若也掌握了同一點位,力量相碰就是僵住然後比誰的力氣大(講到這兒又浮現Vladimir的諄諄教誨"Don't fight!")。Systema訓練在乎的是分寸上的調整變動,同樣情況自動局部"轉進",這種看似沒有"碰撞"的過程是systema看起來可任意揮灑的真正原因,也是"strike"為何非"strike"實為"push"的答案,當然光明白道理是沒用的,得有"覺性"或"聽勁"才行,回到原點還是練習方法上的問題。

這篇講systema和表演其實有點扯不清,把systema當主體表演除非真的身手很好,不然實在沒看頭;半吊子的在無形的systema上加料演出也可以搞得很精采唬不懂的人。不過Systema對於藝人或舞台表演者確實能有幫助,過去一再強調身心開發和坊間一些肢體開發類的表演訓練基本上是相通的,而差別在於"意圖",因為它而使發展有了不同趨向。可是話又說回來,以為systema是打打殺殺的武術,甚至似是而非地攻防操練,要想對舞台表演真有助益,恐怕只是不明究理的道聽途說,最後誤會一場只能拍武打動作片!

星期四, 3月 31, 2011

Systema導師們的金玉良言

這篇內容來自多倫多總部的訂閱文,原文由指導員 Alexander Shostko 參與2011墨西哥大師講習會後錄下,現在貼上原文並於重點處試譯試解,提供愛好者修鍊systema指引參考。要留意的是內容歷經現場俄語口譯西語英語,作者筆記成英文,小弟再轉為中文故抓住意思比較重要,字字探討分析沒啥意義。

Vladimir Vasiliev

“The picture is better than a thousand words”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Vladimir already. Therefore, I will be brief. In addition to being a very generous teacher with superior skills and methodology, Vladimir has the talent of explaining fairly complex concepts with simple metaphors on the level of sensation/feelings. With many things lost in translation, I try to cover some concepts and what they meant in the context below:

“Give tension to the opponent, but remain relaxed yourself”. (加tension於對手,但別留在自己身上。譯註:不要平時放鬆一遇上要處理對手馬上就緊蹦!)

“Breathe lightly and the body will be soft”. (呼吸輕一點,身體會柔軟些。譯註:適當呼吸,別怕氣不足就猛吸)

“Your work should be multifaceted with multiple meanings”.(動作手法應具有多面向的作用。譯註:決定自己動作動向時不要只應付對手招式,自己每個舉動反應都很珍貴要善加運用別浪費)

“It is too much of you” - Move just enough, no more than needed.(別動太多。譯註:對照上一條,別反應過度,一旦進行反應要善用)

“Forget about the guy you hit” - The explanation was do not get emotionally involved with empathy towards your opponent.(忘了被你打的人。譯註:事來則應,過去不留。不管上一動結果如何,那個點已經過了,接下來還有別的事,別被前事牽住目光思緒)

“Be bold in your work” - Work joyfully.(動作明確-去玩。譯註:練習時動作果決明確,彼此才練得到,特別是進行慢速練習時)

“Good warrior is healthy warrior” - no explanation is needed.(優秀戰士都是活力充沛的)

“Aggressive people usually do not have money”.(容易激動的人通常沒錢。譯註:面對情況要有耐心,順情勢自然轉變別急著介入主導)

“Do not fight” - The meaning is not to counter force with force, but rather continue along the line of attack and lock the attacker unexpectedly, before he can re-adjust.(別纏鬥! 原注:不要力抗力,順著攻擊方向走並在對方變化前依附在進攻者不順的位置角度上。 譯注:這部份和太極拳的精神可互相參照,約莫是捨己從人,不丟不頂的意思)


Konstantin Komarov:

“Дорога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извилин ведет к гибели баранов”
(Road with many curves leads to sheep losses) (歧途多亡羊)

Konstantin has a talent of explaining Systema concepts with utmost simplicity. Typically he treads a reductionist path. Major concepts are emphasized and explained in such a way that even lizards (there were plenty of those in Cancun) would understand. Every word is loaded with information and leaves a trace in the mind of any thinking person. The emphasis is on psychological state,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paramount. Among the concepts and metaphors are:
(譯註: Konstantin是犯罪心理學博士,反恐專家,除了身手了得外,特別注意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心理層面因素的介入甚至直接改變生理運作)

“Fear lives deep and is planted in childhood, since everything forbidden is reinforced with fear”.(由於用恐嚇手段進行管教,恐懼在兒時就深植心中)

“Movement comes from the body. When you fall do not plan the motion, just sink to the floor relaxing the body”.(讓身體主導運動。倒下時別想著調整落地姿勢只管放鬆攤平)

“Thought lives in the mind, sensations live in the body”. (思維存在腦中,知覺在身上)

“Trace your own state of psyche and mind. Do not be carried away with things around you”.(留意自己的心理運作狀態,別讓週圍發生的事干擾你)

“Relax the psyche” - Ample amounts of breathing exercises with lots of breath holds.(放下它! 原註:在各種呼吸練習中閉氣。譯注:強調練習中閉氣的窘迫感來自心理層面比較多,小弟有深刻體認,有次講習中我因特別原因分心忘了停住呼吸的不適,見其他人渾身緊張不對勁,還納悶大家都怎麼回事了,有這樣難以忍受嗎? 其實愈去想會愈覺得不行了!)

“Fear is interchangeable with aggression. Rationalize and relieve the fear before it turns into aggression.” (恐懼與攻擊意圖會交互作用,在恐懼變成攻擊意圖前轉化掉恐懼。譯註:這種情況在"霸凌"行為上甚為明顯,被欺負的人愈害怕反而吸引更多攻擊。)

“Relaxed psyche enables one to move just enough and in time to counter an attack.”(放鬆心情讓人能適時適度的移動應付攻擊。譯注:愈緊繃在意對方的攻擊,愈容易出現留在原地對決的情況,反之你來了我走就是。)

“Once you learn to move the body, you will not be afraid of other folks.”(一旦學會移動就不再害怕一擁而上的情況)


Sergey Ozereliev

“If you do not do it right away, I will help you in my own way” (若你不立刻作到,我就"幫"你!)

Sergey has a gift of being able to force anyone to perform Systema correctly right at this moment in time and space. Likely, it comes from being a Special Operations Unit Coach, where the soldiers have to learn the skills in no time.
(譯注:Sergey與其他大師相較顯得年輕而操法更強悍,因他專操特種部隊,Vladimir一開始應該也是如此,只是老百姓教多了就....哈)
The concepts and metaphors are:

“The body is fog, but fists are real” – This refers to Mikhail Ryabko being present without any tension, thus his body is not perceived by the opponent and then the fists come as a painful surprise… (身體是虛的,但拳頭是實的。 原註:引用 Mikhail 的教導:身無tension,讓對手無法察覺行動意圖,但拳頭卻出乎對手意外地紮實打進去。譯註:systema追求打人不知的境界,當著面被打了還不搞不清發生什麼事)

“One strike should feed another”.(一次打擊應該不只顧一個目標)

“Powerful interactive work comes from freedom”.(解放身心才有具威力的"互動")

“When one focuses on the weapon, only half of the body works”.(當注意力集中在來犯的武器上,就只剩一半的身體能動! 譯註:這句意義小弟是這樣領會的,我相信有人對"那一半"的看法會和我相反)

“Be free and then you will hit nonstop”.(解開自我束縛後你的攻勢就能連綿不絕。)

“If you did not learn to overcome fear, you did not learn anything”.(不克服恐懼就學不到任何東西)


About the Author: Alexander Shostko is a Systema Instructor teaching at “RMA Northern Virginia school”, USA. He can be contacted at systemanova@yahoo.com
(譯注:感謝原著者的筆錄,字裏行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氣,感覺蠻傳神的)

星期五, 3月 25, 2011

Systema的人身安全概念

讀到中年男人的部落格談Mass Attack(混戰)練習勾起了許多回憶,其中不乏受重擊眼冒金星眼前發黑的片斷...之前討論的內容大部份針對自我練習,談到互動練習就不能不談人身安全。而說到安全還是老話"須認真":這個"認真"指的是當作真實情況,對自身安全負責且無法預期威脅從何而來;之前曾談過"練習刀"的事,開始練習就使用"真刀"幫助練習者進入"認真狀況"是一種方便,但也是個"激進"的對治方法;方法很多但這個例子直觀明白;激發練習者將感覺與週遭事物聯結並融入其中是指導員要設想的問題,練習者只管讓自己進入狀況就好。照表操課依練習主題進行,聽來很單純可是練習開始口令一下,所有設想好或沒想到的狀況皆可能發生,然而不論那一種都是練習目標,練習者必須體認到即使設定好的訓練條件,會產生的狀況也不一定全在預想之內。

例如:
二組練習人馬在運動過程中產生"交錯"情況時,大部份的systema練習者並不刻意避開,只管扮好自己的角色,如同戰陣中隔鄰纏鬥的敵人挨過來時可能會順手一下,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也應作出合宜的反應;其他較不具攻防意圖的練習如地面滾動移動時,彼此有碰撞或相互卡到時,不必打招呼直接化解避開。有時指導員會刻意造成這種"交錯"混亂的情況讓大家適應,亂到最高點時就是進行Mass Attack最好機會,此時大家已經暖身足夠,領略了"亂軍之中的求生之道",進行這種練習才有意義而不至於淪為蠻打發洩。互動層次的練習信條簡單講就是"練習時什麼都可能發生",狀況來了平平實實地進行反應不帶有一絲情緒,這是Vladimir強調過"真正的Systema訓練",不因為漂亮得手而得意或反應失敗而懊惱;在反應情緒的當下,外界並未靜止狀況仍持續發生,而起伏的情緒會牽動身心的平衡造成干擾。

Systema的人身安全概念是連續性的延伸,不是因應特定狀況再進行反應,而是隨著外在一切不停地進行調整,保持移動,保持放鬆,保持身心舒適。

建立自我保護"感知"的相關練習中,威脅來自任何角度對象且沒有先後之分,練習者與週遭事物變化聯結互動(以制敵機先),但非"搶先""迅速"動作或預設一個"安全距離"的概念,只是隨態勢行進過程調整與對手間的"tesion"關係隨時進行微調變化(緊張增加時可能壓迫阻止對方,減少時可能吸引追擊等等作用...)。若我們脫離這種"互動微調"形式直接練習處理"狀況","情境",那麼主題就是處理具體成形的"威脅"而非一連串分家各自獨立後就無關痛癢的"小變動"。Systema傾向避開危險而不直接處理危險,前者顯然是相對經濟的選擇。上回參加講習時與香港同好利用"刀"進行練習,這位同好很重視"實戰",對練時見我反應消極以為小弟陷於疑惑不知所措,拉我去問指導員Vladimir "如果這樣那樣該如何應對?",Vladimir讓他攻擊用很直接普通的方式封住了他。同好認為解答並不滿意,Vladimir叫杵在一旁的我背過身,再轉回來時劈頭就問"那個人手上有刀?",只見二人背叉雙手站著,小弟不明究理但毫不猶豫地指出刀的所在。Vladimir隨即解釋刀已砍到面前,直接封住是必然的手段,但我們必須明白應付的對象不是"刀"而是"運刀"的行動"(movement),"take movement"才是他的重點,剛才已利用我證明過即使看不見刀也看得見持刀的movement。相對的,systema高手進行攻擊時可將movement切割化成一連串看似無害的小變動累積達成最終目的,這種隱匿"殺機"的本事和偷襲截然不同,是明著動手但目標"不想"或"不知道"要反應。這部份已超出本篇的談論範圍。

總結一下,Systema的人身安全概念較少針對性或對抗性,而以人為中心與週遭環境維持相對平衡,當擾動出現(受攻擊或意外狀況)則"順著擾動"轉移至新的平衡狀態,這非憑空設想的理論,在Mass Attack這種敵我不分威脅自四面八方同時湧入的情況下很簡單就能驗證適用性,中心思想就是"活下去"!

星期二, 3月 01, 2011

Systema訓練團體背後的故事 (完)

照常理,培養訓練出一個個出色人物又快速壯大的宗派,必是組織嚴明層層節制規矩多,但事實並非如此。Systema多倫多總部網頁上標榜的幾件事:

NO BELTS OR UNIFORMS (沒段位 沒道服)
NO KATAS OR STANCES (沒套路 沒固定樁法)
NO FORMALITIES OR RITUALS (沒繁文縟節)
REAL, PRACTICAL, AND EXCITING TRAINING! (認真 實在 積極的訓練)

除了以上幾條外,Vladimir和Mikhail對待學員和指導員完全不以"大師"自居擺架子,Master字眼大概只出現在宣傳印刷上吧! 若逛逛各地systema學校的網站,不難看見他們和學員勾肩搭背的合照。這種照片小弟也有幾張,只要參加他們的講習,俄羅斯聯邦司法部高高在上的反恐部隊特別顧問 Mikhail Ryabko將軍,和你合影也像哥兒們似的,所以也甭拿出來現了。照相算小事,講習時示範常順手抓了最近的人當對手,這種演示雖有些目的設定卻不是套招,過程和結果都無法預料,因此在場的人莫不聚精會神觀察整個過程,而很多想試大師身手的學員更趁機出難題看他們如何應對,機靈的沒事就在大師附近活動,逮到機會就挨上去。Vladimir的影片常見他一人和三四個持刀學員對練,影像的真實情況往往是最初抓了一個學員來示範作例子,有經驗的都知道他靈活怕他太輕鬆,第二,第三個早在一旁虎視眈眈,看到機會就撲上去混戰一場。很多影片看上去,攻擊者一個個手軟腳軟地繞來繞去;讓人以為是場套招表演,場上的人心裏可明白,保持柔軟流暢的移動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關鍵,貼近目標時意圖一顯露立遭迎頭痛擊,此時若瞬間鬆開保持柔軟,力不著身自可沒事,只怕貪戀目標近在眼前沒打到不甘心,被抓個正著挨實可就痛了。真打下去的對這學員程度還比較肯定,知道能吃得住化得掉。有時碰巧抓上去示範的是程度尚淺的(通常是渾身僵力的傢伙),輕挨幾下痛得要命就更怕了完全不敢近身,一旁資格老的學員看不下去,傢伙一抄跳進圈子湊熱鬧,就看見資格老的總是被打得跌出來馬上又攻回去,而菜鳥只能在週邊瞎繞連邊都挨不上。有些練習遇上要在地面上進行也是手把手滾成一團,不會自恃"大師"身份光用嘴說擺擺樣子。

這種親和尊重的態度延伸到systema訓練學校的管理和經營上也是如此,小弟不是指導員故一些隱密內情無法得知,但據一些指導員談到如何取得資格及與總部運作如何配合時,多少聽說一些。比如取得資格不是看學員資格有多老,重要的是意願和身手程度,如果和大師們對上覺得本事是一條道上的學員,可能很快就取得授權。相反的,湊不上邊的硬討講多也沒用。

指導員資格授予雖然彈性卻非一勞永逸,基本要求是常參與講習會,如同之前所說的,整個systema練習團體是個"成長團體",一個指導員被授權負責帶領所在地的練習小團體,個人的進度就必須被當成"師資品質"受到管控;有的指導員取得授權時程度並不出眾,被要求密集進修是他應盡的義務,也是對他領導的練習團體成員負責任的態度。世界各地的systema學校毋須向總部供繳年費之類的,總部存在的意義除了是進修學府之外,主要還是訊息流通中心,各地學員透過指導員或是自行連結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但一切也非全然合諧美好,多倫多總部成立以來出現因理念不合,公開聲明脫離出走的指導員Kevin Secours,雖然總部對各地學校持尊重自治的態度,仍有人希望自己定義"systema",Kevin聲明脫離Mikhail/Vladimir體系自立門戶,教授systema時自稱"Combat systema"... Kevin很早就在Mikhail以Wrestling為題的DVD中擔網示範,應該是看上他原有柔術的根底,另外多倫多總部也曾上架販售過由他主講製作的DVD "primal power",小弟買來看十分鐘就收起來沒再看,當時接觸systema約一年吧,因DVD內容和我理解的systema有出入暫列為懸案,先行封存待日後程度夠了再看;不料小弟程度還沒提昇到看懂的境界,多倫多總部如今已發出聲明"儘管Kevin自己新成立的組織用上"systema"這個字眼,按照Systema創建者定義和任何直觀的判別,他目前的武藝並非Systema!" 這是一種"杯葛"嗎? 看看Kevin網站上最新的展示影片,已擺脫Mikhail設定的原則盡興發揮,但也完全超出小弟認知的systema,著實成為另一門格鬥系統。回到"成長團體"這個設定上,Kevin切斷連結走自己的路,重新設定他的中心思想,偏向"總合格鬥MMA"的路子。Mikhail帶領的Systema持續前進,而Kevin決定停下來與Systema分道揚鏢(Kevin原是資深指導員算指標性人物,這事後續必會牽動帶來些改變)。類似的事在俄羅斯則有Andrey Karimov強調自己的"哥薩克傳統",一樣也用上systema作招牌,網路影片更直接用Mikhail的訪問錄影當開場,搞到Mikhail特別聲明與之無關。就目前觀察,Mikhail主導的systema仍持續變化中,而特別的是這並非一種"改版"或"修訂"但無疑地是種不著痕跡的"增補",透過訓練手段多樣化或細節重點的延伸,練習者提昇的是個人可駕馭的"人體功能"層面,與他種武術強調能廣泛適用各種場合時採取增加"格鬥模式"和"應對技巧"數量的策略顯著不同;遵循此一訓練方向的練習者仍保有自我創新發展的空間,但只要維持和systema團體的連結,即使外顯風格不同最終仍遵從回歸共同的核心之中,如同過去哥薩克統合壯大的過程(註一)。至於一些選擇出走脫離的練習者,打著systema的招牌,高唱systema不只有"少數分支"才算正統,實際上若將systema視作一種格鬥技術"選項"或新格鬥系統的成份之一,而非技藝回歸的中心,依小弟的妄想推論:其掌握的systema將停止進化並在與他種武術融合過程中逐步被侵蝕同化,最終徒留systema虛名。但目前他們堅信是革新或進化,就讓時間去證明吧。小弟並非否定systema自立門戶的可能性:若某位追隨者依同樣模式建立了自己的訓練核心,其"個性"獲得眾人肯定信服,追隨者陸續加入並且將各自的心得發展回饋到該核心,分支自然而然形成甚至有朝一日成為主流。回顧二十多年前,Mikhail不也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而目前Mikhail/Vladimir體系下有此能耐的資深指導員不在少數,他們各自建立自己的學校,不僅與Mikhail和Vladimir的學校關係密切,彼此間也頻繁進行指導員交流。

撇下那些風風雨雨,我認為大部份學員景仰崇拜Mikhail和Vladimir的心情之外,都發自內心地敬愛他們,特別接受過親自指導後,必能感受到他們真心分享所知的熱誠!

最後一段影片,由Mikhail和Vladimir聯手示範揮拳打擊的非破壞用途..."活殺一體"並非虛言,展現Systema以"人"而不以"技"為核心的思維:



註一: "哥薩克傭兵社群"結合的模式,有興趣的人請自行查詢何謂哥薩克。簡單說,哥薩克非"種族"名稱,其語義是突厥語"自由人"的意思,這些四面八方來的人集結成村落社群,形成新社會,新文化,為保衛身家安全,社群串連結成集團互保,節慶或閑暇時進行武藝競賽交流,後為俄羅斯帝國招撫為傭兵成為戰爭史上赫赫有名的騎兵勁旅,因此有人也將哥薩克視為兵民合一的準軍事組織。共產革命後哥薩克結構崩解,史達林時代為軍事目的恢復哥薩克軍隊的傳統,然而真正的哥薩克復興運動直至蘇聯瓦解才風起雲湧,時至今日,哥薩克再次成為無法忽視的武力,不僅獨立開設多間軍校,戰事發生時可從社群中徵集數十萬至百萬兵力,九十年代起哥薩克新兵積極投入俄羅斯內外軍事行動的最前線,繼承先祖使命再次成為名副其實的俄羅斯保衛者。

星期一, 2月 21, 2011

Systema訓練團體背後的故事 (二)

Mikhail接續繼承哥薩克傳統武術,就時代條件而言並不容易! 歷經沙俄崩潰,共產革命到大清洗及隨後而至的衛國戰爭(二次大戰中的德蘇戰事),二十多年的社會結構重整和動盪,"傳統"不是被人拋棄遺忘而散佚,就是變了形貌稱呼迎合新時代;而幸運的Mikhail五歲起跟隨曾任"史達林雄鷹"的長輩學習,造就堅實的修鍊根底(註:史達林雄鷹是支貼身衛隊專職保護當時因個人崇拜提昇至"神"一般層次的史達林,哥薩克衛隊過去長年效忠沙皇,對蘇俄而言是高度政治不正確的"反革命份子",列為首要迫害打壓的對象。但光憑勇猛剽悍竟令史達林一手平反重用。),15歲從軍進入Spetsnaz,歷經戰火洗禮讓他深切體認自己多次脫險生還不全是運氣好,因而更加重視自我修鍊(Mikhail不是那種傳說中垂老的大師,他生於1961年,Vladimir還長他一歲)。現今的systema除了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則外,幾乎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Mikhail陸續想出來的,特別著重人體身心機能的開發,同時仍要保有軍用格鬥技實用快速致效的特性。那麼脫離固定教範限制的systema還是當初特種部隊操習的武術嗎? 說是也是,不是也不是。有些追隨者認為這門武術威力會因此大打折扣而心生異見,埋下日後出走因素。

直接了當地說,systema練習團體目前已經演變成一種因材施教,培訓課題不斷延伸深入的"成長團體"。若說人需要自我成長,這個訓練團體也一直在成長,不僅是規模擴張,整個體系的層次和水準也不停地進化。看看多倫多總部陸續發行DVD的主題就明白,泛用性訓練主題大量出現,但不管主題如何變,原則和中心思想總一再被強調並列為訓練核心。

個人追隨的歷程中,發現自身體悟常和出現的主題相互呼應而得到印證,或是發現困擾許久無法克服的困難得到解答。這並不奇怪,人來人往的訓練場合中,Mikhail和Vladimir常注意到學員們的障礙或各自的優點,想方設法找出對治問題的手段或因某一位學員的特長而導出一個新的主題,有些練習者不用大師出手就能自行突破,這些人會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眾不同。(Systema的大師及資深指導員通常都很有個人特色,外人從外觀辨識甚至認為是不同的流派,面對這些疑惑,他們一貫的答覆總是"因為我們是不同的人"。)

若練習者發現主題總那麼"新鮮""有啟發性",千萬別太興奮,極可能是因為自己進度在整個團體中處於末段必須加緊跟上(別人在印證心得,自己連問題都沒有過豈不糟糕?)。綜合以上所說,將Mikhail視為一位武術"搜集者"或"整理者"亦無不可,但他教導我們的不是生吞活剝的資訊,而是經過消化以systema精神展現出來;換種說法是訓練核心原就包含該要點,因某種因緣被強調出來而提高了能見度。有人或許想問這不明擺著抄嗎? 說個小故事大家就明白了:"中年男人的隨筆"的格主留學日本時參加過Systema Osaka,當時指導員是來自美國水牛城的Victor LoConti,練systema前原習合氣道,後來到日本國中教英語,本無意在日本教Systema,但當時日本只有三位合格的Systema指導員,他是唯一住在關西地區的,拗不過當地日本同好一再要求才創了Systema Osaka;中年男人修習傳統武術十幾年,身上有些常人作不出的特異本事,唬人不必擺架式單靠幾手真功夫鎮住來人就夠了,一回在Victor面前露了一手,Victor看了過一會兒就問中年男人,"你剛才作的是不是這個?"當場就照作了一遍。中年男人跟小弟說自此不再迷信"獨門功法"。也認識到功夫上身的手段途徑很多,而人體自然條件都是差不多的,只要練得出來,想用怎樣的形態展現不過是順手舉個例子的事。(未完待續...)

出拳有多少講究和最佳化的空間? 2011初的新主題:

星期一, 2月 14, 2011

Systema訓練團體背後的故事 (一)

這篇講的Systema主要是嚴格定義的Ryabko's systema。自1993年Vladimir在多倫多正式公開教授systema以來,近幾年systema驚人爆炸性傳播的現象,讓許多以推廣武術為職志的人十分羡慕,甚至有意仿效其運作模式。今天就來談談這股風潮背後的故事。

由於訓練影像透過Youtube這類影音網站(Yoku,土豆網亦同)廣泛流佈,有好奇心的人不必刻意尋師訪友待在家就能輕鬆增長見聞,以往道館高牆包住的情況下,武術愛好者若非求知若渴到處追尋,世界角落的偏門武藝根本沒機會被注意到, 而Youtube徹底改變了這種生態。然而Youtube單一因素不足以解釋systema現象,別的流派也擁有同樣的機會卻少有如此成功的案例,要探究其中緣故或許應先從systema訓練團體的過去中尋找(接下來講的有些事小弟未能恭逢其盛,只能由聽聞拼湊而來未必十分精確,請各位留心):

當年Vladimir離開俄羅斯到加拿大找尋機會,意外開啟 Russian Martial Art 教學之路,在軍中他曾長期擔任教官,負責訓練 Spetsnaz 的"空降部隊","SWAT小組"以及"要員保全"等單位,教學經驗豐富,但初期採用軍隊教範照表操課學生幾乎跑光,但紮實本事終究能引有心人登門一探究竟,也有些恒心毅力過人的學生堅持了下去。

我們可以從早期製作發行的"錄影帶"內容中發現"軍隊教範"痕跡十分明顯如"Gun Disarming",即使晚幾年出的DVD "Escape from Holds"也還看得出來;正因為"看得出來"這點吸引了許多愛好者前來,因為這些看得見的"手法"和"招式"過去只在俄羅斯 GRU 特種部隊(格魯烏)的特殊任務小組(SOU) 教授本就十分詭絕精巧,依樣比劃確實有讓人意外的奇襲效用;但招式公開了還有啥價值? 有些人察覺了隱身其後的真象,Vladimir外顯招式下實際另有文章,同時期發行的DVD "Systema Hand to Hand"中介紹了一些基礎訓練採用的方法和思維解決了部份疑問,許多systema練習者至今認為是經典之作。



細心的人應該有注意到早期的 Russian Martial Art 稱呼不知不覺被 Systema 取代(這遺跡仍可由多倫多總部網址上看出)。這中間發生了件大事:Vladimir和學生一行回到俄羅斯拜訪老長官Mikhail Ryabko上校(現已晉昇將軍)確認合作關係,並以Systema作為推廣的共同稱呼(當時也與Kadochnikov方面接觸,但不確定是否就此問題達成協議),表面上這是個"政治事件",實質上Vladimir教學從此進入新的型態:以往為軍事用途設定的武術教範淡出,取而代之的訓練主軸則是回歸傳統,亦即當年Mikhail轄下特種部隊教範的根源--哥薩克武術。或許有人想問這樣不就全變了? 這確實造成些誤會和影響,有些學生因此離開;就總體而言,當時systema這塊招牌才剛被世人注意到,離開的人也沒興趣採用"新興品牌"自立門戶,故談到Systema毫無疑問指的就是Mikhail/Vladimir體系。其實特種部隊教範是因應軍隊操練需求創設,即使面對超長役期(十年)的兵種,完全採用原始系統的訓練方式和手段,時程仍然緊迫,除了徒手格鬥外尚有更多科目要搞定,因此"精簡"或"粗糙"訓練程序是必然的結果,在戰力不允許打折的情況下,其中落差倚靠高素質兵員的體格天賦去補足,這些特種部隊兵員來自一個高素質人才庫,蘇聯時代的奧運國家代表隊選將也使用同一個人才庫。Vladimir曾提過當年受訓時年輕氣盛,自認體能超強沒啥訓練任務能難倒,有天科目是雪地越野追蹤,指令是跟上"目標";出發前抽了根煙,沒料到"目標"竟是該項競賽的專業運動員,雖最後勉力完成任務,終是用盡全力"癱"在終點,他領悟這種情況若在戰場上等於坐以待斃,從此戒除妨害他呼吸能力的香煙。Vladimir的身心天賦條件能用軍隊教範硬操,你我比照辦理卻未必可行,相對的依照傳統哥薩克武術的訓練精神和方法逐步前進,普通人也有機會成為剽悍的戰士;不少案例足以證明:Mikhail和Vladimir教導下的"平民指導員"不僅受邀加入美俄等國特種部隊訓練教席(如Martin Wheeler,Kwan Lee等),參與一些國家未來的徒手戰技教範制定,在各國指導軍警部隊的指導員也不少。(下篇待續...)

星期二, 2月 01, 2011

systema筆記摘批--Kadochnikov's system的槓桿運作

年假前最後一個上班日,相干人等不是提前休就是閃得不見影,閑也是閑著就從自個兒筆記上摘個條目出來批點一下,稱不上心得分享只是幫沒看清楚的人掃掃灰塵。

K's 槓桿打擊

"雙幫手"式打擊發力,出力點為其設想之槓桿作用端,能省力作出高效果打擊,但支撐點仍為己身骨架(骨質脆弱者謹慎)。踏步換步產生的"細小"位移可利用"反槓桿"效果予以放大(位移),體重效果雖因"反槓桿"減少,用作要害奇襲威嚇造成frame改變


相較Ryabko's systema開宗明義強調發展身體知覺能力,Kadochnikov風格的systema"可選擇"由道理入手,先明白運作的物理原則;很多同好朗朗上口說systema如何科學,多半看到Kadochnikov創設給入門有困難或時間緊迫急需速成者的"快速解題公式",是一種方便法門。看看K氏父子倆教學時,挨到那兒就從那兒打,能源源不絕地把人從站打成趴的(不是一招趴,是像下樓梯似一層層下去),卻從未"先行"移動成"下一招"的預想發招姿勢再反應。武術練上身才算數,拳頭挨到面前還在算角度或是遇上什麼情況就用什麼"對應招式"的,同好常會尊稱為"科學家"。

進主題,槓桿打擊可用常見的傳統武術招式來作說明:"雙幫手"或說"圈手","合手","十字手",這些不同門派中外表相似的手法常強調有加成的威力,這種威力用Kadochnikov理論的角度解釋就是"槓桿";小弟懶得畫圖,請大家自行想像雙手相交的部位就是支點,而在拳招推進或移動時是否形成類似槓桿的作用? 我們習慣的物理教學中常只內觀一個系統進行解析,槓桿作用不因為這個系統在移動中而失去效果;這種交叉的打擊手法就是個移動中的槓桿系統,擊中目標時力矩大的一方小力量被槓桿放大造成效果。夠簡單明白吧? 只是骨質酥鬆的人要小心支點所在承受施力及受力的總合力量,頂不住槓桿就沒得玩了。有人會問,既然支點的力量最強怎不直接引支點為打擊點進攻? 這牽涉到攻防角度的問題,目標不一定在順手的方向上,就systema而言常會出現雙方互處在死角位置,誰有辦法在當下作出有效反應誰就佔上風。由"雙幫手"延伸運用可以手腳相合或與兵器相合,也可以變化將支點由己身放至對手身上,利用支點進行擒拿壓制或用力矩小的一端透力打入或反其道而行,用力矩大的一方"位移"較長的特性來進行牽制,比如利用身體的微小移動配上意想不到的支點位置反折"兵器"如棍棒,刀械,工兵鏟,一瞬間彈出造成奇襲效用直接形成殺傷作用,或迫使對手移動造成身勢框架(frame)現出空隙的瞬間都是各種變化的運用。

Kadochnikov給了後進一條看似簡單的道路,但最核心的問題是全身上下分節分段成為各種大小槓桿支點後如何統合運用? 理論上練遍所有枝節應該就差不多了,但戰鬥從不是自己一人的事,至少有二人乃至多人。如前文提及支點,槓桿都可能在敵我身上來回"飛躍"無法預期的情況下,還是忘了那些經典示範多練練統合全身的基本功吧!

更新註解: 文中提及"Kadochnikov's systema" 其中的systema實際為 system 的誤用,當初寫這篇文章時並沒搞清楚 Mikhail Ryabko 建立的武術門派 Systema(система )並不等同俄文中"系統"或"制度"這個字(система),前者為門派名稱而後者只是一般名詞,
而且對俄文而言還是個來自西臘文的外來語和概念。當Vladimir在西方將 
Mikhail 門派的知名度推向頂峰時,система一開始被直譯為 "The system",
後來為便於識別,造了一個英文新字 Systema 作為 Mikhail門派 國際通行的名稱,
成為聞名世界的"俄羅斯武術品牌"。 Systema讀音寫法和система近似,
加上英文字母(SYS)的流通性遠高於俄文字母(сис),許多同樣來自俄羅斯的門派
(比如 XXX's fighting system, XXX combat system, XXX system),不論和 
Mikhail 或 Vladimir 有無關係,有意無意地混用 Systema 與 system, 即使像小弟這種
經常注意Systema資訊的人,也是接觸很久之後才發現錯誤使用;原本得過且過就算了,
有興趣的人早晚會弄清楚,似乎也不影響學習。但台灣有人刻意將 Kadochnikov System 
誤導為 Systema,把二種基礎訓練要求南轅北轍的體系混為一談,美其名為博採眾家以
為己用,其實是沒 Systema 資格又想沾這個光,拿 K系證書出來擋,可惜證書上無一字
提及Systema,於是作主將 Kadochnikov歸入 Systema 門下,以老先生的身份地位不知
作何感想?

星期三, 1月 26, 2011

閒話Systema課外參考資料

華文社群中的systema同好,很多原有的底子就是中華傳統武術。所以之前盡量使用大家熟悉的武術用語以便揣想,也希望大家心裏要存個想法 Systema 只是種訓練方法,成果驚人但練習卻很平實地一步步前進,靠得是經年累月的效果,Vladimir服役部隊的兵役期十年卻有五年在受訓,因此退伍老兵的驚人身手也非靠秘招速成。今天拿出網上找到的資料,取自中國大陸出版由 牛嘉 先生公開的"古戰綿拳 內功揭秘教程"一書。

有興趣的自行購書詳閱內容,引我注意的是目錄:

機理篇
(一) 動力之源 (二) 軀幹構成 (三) 脊柱龍骨 (四)腰柱樞鈕 (五) 三竅相合 (六) 彈在中級 (七) 豎脊靈蛇 (八) 胸廓桶子 (九) 肩胛两翼 (十) 胯骨機輪
(11) 三維軸向 (12) 軸心丹田 (13)第二中樞 (14)張力預加 (15) 丹田鼓盪 (16) 脈動節律 (17) 剛柔粘彈 (18) 易筋易骨 (19) 戰拳機制 (20) 逼迫法則

功法篇
(一) 臥式正脊
1. 正壓 2. 反弓 3. 擺尾 4. 虎臥
(二) 軸向開合
1. 對點正骨 2. 十字縱橫 3. 抽吸斂合 4. 陰陽均衡
(三) 開筋開骨
1. 開胸肋法 2. 開背胛法
(四) 抻筋拔骨
1. 定馬碾展 2. 動馬橫移
(五) 虎部功法
1. 虎蹲 2. 虎晃 3. 虎翹
(六) 揉筋轉骨
龍虎翻騰
(七)鬆活抖打
1. 抱膀拍肩 2. 七寸磕打

看完之後有啥想法嗎? 將之譯成外文放到國外systema論壇上,我想大部份人會以為是上課紀錄;跟隨指導員紮紮實實練上一年的systema練習者幾乎都從頭到尾玩一趟了。小弟未實際看過古戰綿拳的實際操作狀況,但從以上訓練的課題而言,和systema可說如同一模子刻出來似的,就算各自仍有其餘特殊訓練部份,光是目錄所列已近七八成。當然也不排除只有訓練理論架構相似,但實際操練完全是兩回事的情況。像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門總合武術訓練法 Soko combat system (強調擷取詠春,太極,柔術,忍術,俄羅斯武術等等菁華融合而成),看到影像簡直像看自己日常練習的紀錄,幹的事情幾乎一模一樣,但再一細看原來"完全"不同。相同操法但練習想法不同落差有多少? 對我而言影片中的練習全然另有目標,卻沒有我設想的練習科目,然而外表卻又一樣。

歸納一下今天的重點:

第一,有心學 Systema 不從正式學習管道找尋夠水準的指導者,單靠自己上網研究的結果必定會發現"天下武技一家親",原來systema 就是 XX道,XX拳,XX系統, 和XX門派"顯然"有關係。

第二,Systema 外在形象屬個人風格表現,非Systema原本樣貌,未將核心精神擺在首位即使外觀貌似相同,仍是練習別種武術和Systema也沒啥關係。

星期五, 1月 14, 2011

Systema練習雜談後的補述

打算停下systema練習感受分享的原因,主要是小弟深感systema練習發展過程十分"個人化",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程度與不同種類的身體和心理障礙要超越;在這兒寫得天花亂墜,讀者就算自認感同身受實質上仍只是一種幻想。systema的訓練基礎不能建立在虛擬世界他人的心得上! 挑明了說,systema沒那麼高深,但惟有把握練習方向親身實證並紮實地一步步前進,基礎成熟穩固後"道路"自會顯現,然後我們發現不管接下來作什麼應用或展現,都是在同樣的原則下進行同一件事,只有不明究理的旁人看在眼中的會是各種外顯的格鬥方式,或打擊,或擒拿,持械攻防,摔角...等等,這樣的想法最近在參加Vladimir Zaikovski在香港的講習會後再次得到確認(不是加拿大的Vladimir Vasiliev,而是Mikhail門下另一位同名的資深指導員)。

這篇是補述或可說是"導讀",不延伸討論新的內容;因我明顯高估自己前面那麼多文章的表達能力與讀者的理解程度。這次香港之行新認識了二位從台灣聞風而去的同好,這二位之前沒有systema經驗,但原來差不多都有二年或更久的武道基礎,相信他們看過不少systema的資料和影片以及小弟的部落格。然而互動練習時明顯感受到他們的茫然不解,二天12小時講習下來若要他們總結心得,我猜該是空白一片。回程班機其中一位剛好坐旁邊,他稱自己看DVD研究systema已有2年了(別的同好說他之前參加過Igor "Systema Taiwan" 的俄羅斯系統武術訓練營學過徒手和刀術防禦),對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小弟盡我所知逐一回答解釋時察覺這些課題不都是過去一年部落格上一再強調的重點嗎? 顯見沒有經過親身鍛鍊產生疑問再得到解答,光靠研究資料或看影片難以讓身體感受和認知產生真正的聯結,我甚至懷疑在機上針對他問題仔細說明後真的就多明白一些嗎??

這次講習是systema香港首次邀請跨國指導員講習,因他們正式有指導員也不過幾個月,在地學員對systema基礎和認識普遍殘缺不全,所以Vladimir從最基礎的操練開始教起。雖然相關內容聽過很多次了,但能見到資深指導員親身示範最基礎的"呼吸","緊張控制","移動",且用不同形式任意展現仍十分難得,因為這些原本是基本中的基本,平常是不會在"補習班"型式的講習會中出現,而只會在日常訓練課程中強調再強調。由於systema強調"放鬆",普通人很難想像在對抗場面中如何放鬆柔軟,Vladimir的主題因此由"呼吸"開始示範並快速推進到實證層次,務必要讓"思想頑固"的學員親眼目睹,親身驗證效果,讓人對放鬆柔軟的必要性心悅誠服,現場還把幾位以"蠻力"為"功力"的惡搞老外"緊張"(tension)硬生生K掉,這些都是"呼吸練習"和"緊張控制"的效果展示,目的無非讓大家放下成見願意老實地進行那些看起來很不怎樣的操練(指導員身手再神也不會是學員的本事,大家回頭還是得真實面對自身的障礙和困境,Vladimir說得好:這些都是自身的問題,只有自己能克服)。

下面我把香港那邊放在Youtube的影片貼上來,讓大家看看熱鬧也看看所謂systema"基礎"和"招式"是怎麼回事。我不清楚新加入的二位台灣同好的想法,但講習確實沒教任何"一招一式",若抱著學"招式"的心態去參加,就算錄了影那麼感覺沒有收穫也是理所當然的。講習內容就是小弟一向在這兒努力傳達的基礎認識,但比小弟空有嘴砲來得深入有說服力,參加講習後若願意再回顧blog之前的舊文章一定能找到對應的點。有幸加入這次講習,小弟也發現自身諸多待修正的毛病以及對systema全新的體會。聽聞第一位日本籍指導員 (Systema Osaka) 大西亮一 推崇Vladimir,說見過他之後對systema想法又不同了(大西 原習武神館忍術擁有開設道場的五段資格,旅居英國多年一面開館教授武神館忍術一面研習systema,返國二年後承接systema大阪指導員遺缺);我想受加拿大Vladimir影響較多的練習者,遇到這位Vladimir應該都有相似的感受。

至於錯過講習的朋友就勉強看影片當娛樂吧,小弟不奢望能讓大家有進一步體會,講到底沒參加過真正的systema講習會,終究不知何謂systema,我想這次遇到的二位新同好大概也沒想到他們體驗到的是這樣的訓練課程,而感覺無力或挫折很正常也沒啥丟臉,大家差不多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若有人看了影片或是學systema卻記得一堆"招式"或是"對應方法",那麼閣下可能和我一直討論的主題--systema有著遙遠的距離。



呼吸法用於pain control,以關節窘迫產生tension轉移舉例說明,這種影片常被誤認在教擒拿解脫:


地面限制身形自由度時的tension分散與轉移,這類影片通常會被當成在練習ground fight,自然是誤會一場: